第一章 倾城之喜(2/2)
配,只一个未过门的媳妇,偏又生得惹眼,此时成婚,虽说贺老爷与夫人去世不久,但地下有知,只怕倒是埋怨成亲不早了。贺兰芽是个玲珑剔透的姑娘,自然明白郑老爷的意思。当下也不多说,抢先一个头叩了下去。郑季瑛将一双清拔脱俗的眉毛略皱一皱,怜惜地看了一眼兰芽,跟着磕下头去。
一旁众人已是跪了一地,同声泣道:“给老爷夫人道喜!”
郑夫人眼中流泪,举袖抹了抹,向旁看了一眼:“良儿,把那个项圈儿拿来。”
方才给碎片打中的那个侍儿答应一声,转身去了。不多时,小心翼翼捧着个大大的梳妆匣子进来,不言声奉上,退在一旁。
郑夫人将匣子打开,内中别无他物,只一领累丝嵌玉的金珠项圈光芒耀眼。郑夫人看了老爷一眼,低声向兰芽道:
“这是传了几代的东西了。当年你祖母传了给我,我今日传给你。别的物事毁了也就毁了,这家传的念想儿,能留几日,且留几日罢——好孩子,娘替你戴上。”
兰芽膝行几步,在郑夫人膝前低下头来,良儿上前,替她将后颈上碎发轻轻拨开。夫人摸了摸兰芽的脸颊,将项圈端正戴在她胸前:“孩子,委屈你,难为你了……”
一语未毕,泪如雨下。
郑老爷慢慢说道:“这样的礼数,原是我郑家对你不住。季瑛,往后,你要好生照料兰芽。”
季瑛连连点头。
兰芽憋了许久,此刻再也忍不住,气断声吞道:“爹,娘,庇护之德,尚且……难报,委屈的话,媳妇……如何当得起……”
她这一放了声便再止不住,双肩剧烈抖动,季瑛轻轻拍了拍她的背。郑老爷见不是处,叹了口气,勉力扯了扯嘴角道:“莫哭,子曰:‘君子不哭’嘛……”
兰芽一愣,跟着哭得更凶了。
郑老爷这话是有来历的。
贺兰芽虽是女子,但贺老爷十分通达,特为女儿聘了西席。却不教授“女儿经”之类,只讲些楚辞屈赋,读些唐诗宋词。贺老爷原意只为“他日配一君子,不枉了谈吐相称”,因此也不过随意请了一位老朽的落第塾师些微教导。
谁知贺兰芽长到八岁上,贺老爷的一位好友因一桩事滞留襄阳,在贺家一住两年,这位好友文名甚著,乃是宝佑四年的状元。姓文,号文山。
文文山住在贺家,贺兰芽久慕这位父执大名,加上到底年纪幼小,不甚避嫌,因此常常当面请教些文章诗词之事。
贺兰芽冰雪聪明,日子久了,文文山起了爱才之心,便与贺老爷商量,辞退了老塾师,亲自教她。两年师生缘分虽不长,但名师高弟,待到文文山离开贺家时,兰芽胸中丘壑早已非当日可比。
郑老爷适才所说“君子不哭”,便是兰芽与文文山师徒之间一桩在亲戚好友间流传甚广的佚事。
文文山性情中人,教起学来手舞足蹈,喜欢处纵声大笑,悲愤时长歌当哭。一日,讲到六朝庾信的“拟连珠”,感其乡关之思,亡国之恨,不由丢下书本放声嚎啕。
兰芽给老师哭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劝慰。想了想,令丫头去闺房取来一本论语,翻到“为政”篇指给文文山瞧。
文文山正哭得入港,泪眼模糊一看——兰芽将“子曰:“君子不器’”的“器”字下头用墨汁糊了,变成了“君子不哭”。当下师生相对大笑。
这些话不说还好,一提起来,贺兰芽登时想起昔年父母俱在,那些悠闲有致、喜乐优渥的日子,心中更是悲痛。郑老爷见她如此,亦深悔失口。见劝阻不住,也只好任其宣泄。
遂吩咐良儿道:“花园子窖里大约还藏着一瓶‘状元红’,去取来,全家一人分一杯,也算是喝喜酒了。”又向季瑛道:“书架上那本“陆放翁集”,替我拿过来。”
不一时良儿托了一个托盘返来,盘上一瓶黄酒蒙着红布,另有十数个小小的酒杯。兰芽的丫头九歌过来帮着,两人将酒杯依次斟满。
季瑛与兰芽相对跪着,饮干一杯交杯酒。这就算成礼了。众人亦都喝干了,只郑老爷却不举杯。郑夫人问道:“老爷?”
郑老爷从怀中掏出一只药瓶来,说道:“我倚老卖老,拿这喜酒送一送药吧。”
他这几日正抱小恙,众人略觉惊奇,见他喝了药,照一照杯底,也便释然。
郑老爷指着季瑛手中那部“陆放翁集”道:“第一百三十七页,我要说的话都在上头了。”
说完微微一笑,仰在椅背上不动了。
兰芽第一个回过神来,惊叫一声,颤着手要去搀扶。郑夫人也变了脸色,在老爷胸前一摸——心跳已是停了!
季瑛手中的书“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陆放翁集”一百三十七页,卷首赫然是那首南渡以来家喻户晓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