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回、酒香芜城十里外,扬名万家老春黄(2/3)
办事去了。在那个年代,家主交代了,下人办事通常都很认真负责,也不必梅振衣过多的操心。张果刚刚带着梅六发出门,负责齐云观东院值守地梅二南就来禀报。新任芜州刺史程玄鹄求见。
梅孝朗说话算数,办事也挺快,已在京中打点关节,把程玄鹄调到芜州来任刺史。这位程大人一入芜州境,先不着急去州府上任,而是跑到齐云观来见梅公子。一听是程先生来了,那也是曾经的师长,梅振衣赶紧亲自迎出门去。
将程玄鹄接到厅中坐下。梅振衣笑着说:“程先生啊,您可来了,芜州现在缺长官啊,梅毅不理事,把张果忙坏了,而我梅家还有一堆事等着管家去做呢。我全府上下对程先生欢迎之至,今天不要着急走,晚上设宴为你接风。”
这几年宦海沉浮。程玄鹄的两鬓已染上风霜之色,苦笑道:“莫名与裴炎逆案牵扯,若不是芜州守城一战,我也不知被贬至何地了。多亏南鲁公关照,将我调任芜州。也是让我做几年轻松外官。说起来芜州还真是我的福地,在这里有幸结识了梅公子。”
梅振衣:“能结识程先生,也是我地幸运。”
这时下人献茶,程玄鹄接过杯子喝了一口。面现惊讶之色道:“梅公子,这齐云观的茶与别处不同啊,我以前怎么没喝过?观其色味,似是以嫩芽新煮,但又不太像,究竟是什么茶?”
梅振衣笑着递过来一个竹筒:“这是我新近学得的炒茶之法,饮时以滚水冲泡即可,你新官上任。就送你一筒茶叶做见面礼吧。我想将它行销各地,程先生替我看看前景如何?”
程玄鹄接过那筒茶叶研究了半天,也是啧啧称奇,两人的话题就聊到了经商,梅振衣把自己地打算都告诉了这位程先生,连那个老春黄地酒坛子都抱出来了。程玄鹄不仅是一介书生,还精通各种民间杂务,对梅振衣经营茶叶的前景十分看好。至于老春黄。他又出了另一个主意。
他建议梅振衣分两种方式销售,一种就是以这三斤装地小坛在各地商铺出售。另一种是用百斤地酒瓮装,专供各地的知名大酒楼,同时奉送酒楼一批席间饮酒专用的陶壶,上面打上芜州纪氏老春黄的标记。
比如梅振衣曾去过彭泽县,当地最有名的酒楼就是望湖楼,假如望湖楼向客人提供老春黄,又能赢得来往客商的口碑,那么名声在满城都会传开。这样一来,当地别的酒肆也会出售这种酒的,梅振衣可以给酒楼让利,而酒楼地售价当然要比商铺贵很多,所得利润也更大。
彭泽县那样的地方好办,程玄鹄打声招呼就行,芜州的地方也好办,老春黄本来就挺有名,只要一步步推广,不愁没有销路。以此类推,未来最好的打算,假如把这种酒打入洛阳的凤元楼,或者能够端上白牡丹地花魁宴,那身价可就不一样了。
不论万家酒店开挖多大的新窖池,相比天下酒楼所需,产量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只能在品味上做文章。酒这种东西,只要它真的好喝,而且又出了名,价钱可以提地很高,利润自然很大,就看经营者有没有这个本事,又能不能想到这些门路了。
人才啊!程玄鹄所说,就是现代市场细分以及品牌营销的理念,假如一个现代商人提到这些算不了什么,但做为一个唐代的官员有这些想法,那是相当了不起了。梅振衣叹道:“程先生啊,假如你不是芜州刺史,我真想重金聘你做梅家的经营总管啊!”
程玄鹄自嘲道:“倘若有朝一日我辞官不做,就做梅公子的经营总管吧,那比做州府长官要有趣多了。”
梅振衣打趣道:“我记得您当初赋闲之时,是一心想进身登阶的,如今官为刺史已经不小了,怎么反倒有了这种念头?”
程玄鹄微叹道:“经历过了,当年的心思也就淡了,再说我这官,州府之长恐怕已经到头了。如今也只想谋浮生几日清闲,为官一任守护一方吧。……梅公子,你要在芜州经营产业,本刺史全力支持,这也是帮我的忙啊。”
梅振衣:“帮你地忙?”
程玄鹄很认真的点头:“我虽然还未上任,但对芜州的情况心中有数,不必看帐册。也知库府钱粮空虚。古时贤明常言‘大州应备三年钱粮,以赈不时灾荒’。芜州乃鱼米之乡,日常用度自然不缺,但府库钱粮不足应对意外之变。梅公子要经营产业,官民皆可获利。”
前段时间组织民勇守城与叛军作战,事后抚恤封赏,紧接着又奉旨建造玉真观,如今还在奉旨建造九林禅院。名义上是朝廷出钱,但都是由芜州府垫付,然后在今后几年上贡税赋中扣除。这么折腾下来,芜州府库还真有些钱粮不足了,所以程玄鹄也支持梅振衣经营民间产业,这样芜州百姓也能多些赚钱的营生,州府还能多有税赋收入。
程玄鹄与梅振衣再度相见,谈的十分投缘。又去拜见了持盈法师,当晚在齐云观中设席,喝了不少酒留宿一夜,次日才赶往芜州城上任。那边梅毅得到消息,早就等着交割大印呢。
把谷儿、穗儿送到舅舅家之后。梅振衣原本没什么事可操心地,可他偏偏自己做了不少事。每天夜里与提溜转一起修炼,白天想着经商,而且制定的计划长达三、五年之久。好在程玄鹄来了。梅毅与张果都轻松了,俗事也不必再让大少爷劳神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梅振衣还真没闲下来的命,程玄鹄刚到芜州没过几天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