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太极我也略知一二(1/2)
戏肉来了,曹耘金也就不那么矫情了,索性直接点摊开了说:“年初那阵,市面上出现了一本奇书,不但题材新颖前所未闻,其中有不少风水玄学、鬼怪神说,也是坊间有所依凭之事,刚出版就引起了空前的热潮。”
“哥哥偶然之间,有幸拜读,拍案称奇的同时,也不紧佩服起作者的宏观远图。虽然目前只出版了一本,但里面至少铺了几条暗线可供后续发展,这小说要真成了系列,绝对是空前绝后,聚先人之智慧、开题材之先河啊。”
“这本书,相信二位都熟悉吧,尤其是您,李兄弟?”
自打曹耘金侃侃而谈开始,李穆的心就咯噔一下,随即越来越沉,对于对方的意图也是越来越明白,此时听到他点名道姓,不由得哂笑一声。
“曹先生抬爱,您说得那本《鬼吹灯》正是不才我的游戏之作,倒让您给捧上天了。”
老金被人陷害结冥亲那次,是李穆出手救了他,因为这次沾染了神神鬼鬼的东西,他的脑子里对于上辈子怪力乱神之类的事件记忆愈发清晰,《鬼吹灯》作为悬疑恐怖题材的文学作品,更是个中翘楚,记忆尤深。
算算时间,原作者一年以后才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加上那阵李穆生活拮据到上顿下顿都是馒头咸菜,只能腆着脸当了回文抄公;好巧不巧的被刘晔发现了他的底稿,加上当时国内文学市场思想陈旧,这类题材更是前所未闻,俩人一拍即合、合作出版,这才出现了《鬼吹灯》一出版就霸占了小说界半边天的现象。
不过也仅限于小说圈了,毕竟涉及到盗墓题材,《鬼吹灯》还是为主流文学所不容,排斥性很严重。现在的受众面基本都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往下数看不懂,往上数没关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以曹耘金的心气儿,要不是从他师弟那儿瞥见了,他都压根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
没跑了,这绝对是要打《鬼吹灯》的主意,而且不是老郭的意思,而是他曹耘金借着和谈的由头、瞒着师父跟他这个作者来谈,要不然怎么会费尽心思整这么一出?
李穆洞悉了曹耘金的心思,有意无意的扫了隔壁一眼,老金也不免尴尬,毕竟是他做的中人。
“啧啧,曹先生真是煞费苦心呐。”
李穆砸吧砸吧嘴,眯着眼睛觑着对面怡然自得的瘦高汉子,怎么看怎么别扭:“直说吧,您想干嘛?”
话说的这么直,已经可以称得上扎心了。
不过曹耘金却似毫不在意,依旧笑眯眯的跟尊弥勒佛一样:“哈哈,兄弟快人快语,哥哥我也不绕弯子,今儿个就厚颜无耻一回。”
“你也知道,我们这行,说书、唱戏、说相声,祖师爷就赏了我这碗饭,别的本事我曹耘金也不会。”
“兄弟的《鬼吹灯》已成星火燎原之势,若只是局限于出版赚稿,未免暴殄天物。”
“哥哥不才,想向兄弟求取《鬼吹灯》的音频改编权,一来让这本神作多一条传播途径,二来也算我曹耘金没有埋没祖师爷的手艺,此事若成必有厚报,不知李兄弟意下如何?”
言罢,只见曹耘金学着李穆,直接拎起分酒器,凭着三分傲气一股子愣劲儿,一抬手全部灌了进去。
豪言未尽,滴酒不留!
事到如今,窗户纸都捅破了。
什么叫音频改编权?只要曹耘金谈妥了这笔买卖,《鬼吹灯》被改成评书也好、单口相声也罢,哪怕他拿去电台做直播,也是人家说了算。换而言之,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没人能对《鬼吹灯》搞七捻三,就连李穆这个作者本人,想要自己录音也是不行。
心念电转之间,联想到后世发生的事儿,李穆对于曹耘金今天借着替师父和解的名义,私下里谋划《鬼吹灯》的真正意图,已经是洞若观火。
曹耘金退社那阵大概是2011年,离现在还有六年的功夫,但是据传闻,这几位早就退出了德云社,07年那阵参加各类演出也是老郭为了挽留徒弟,没成想还是被坑了。德云社是个类似家族企业的团体,平日里掌管财政大权的都是老郭的第二个媳妇儿、师娘王慧,只要师娘没点头,这帮徒弟打死也不敢在外面接私活儿。
曹耘金现在敢越过师父直接跟李穆谈合作,怕是早就心存离去之意,琢磨着自立门户吧。
至于为什么惦记着《鬼吹灯》,这就再很明显不过了。真要自立门户了,没点镇场子的段子怎么说得过去?他曹耘金虽然学了不少传统段子,自己也有创新精神,但基本上以对口居多,单口相声、甚至说评书,他几乎一个不会。为什么?因为郭得刚自己都在总结前人智慧,琢磨着怎么把老段子说出新花样,更别说一知半解的曹耘金了。
所以,只要顺利拿下了《鬼吹灯》,编成单口或者评书,他基本上这辈子都不愁没段子说了。
很明显,《鬼吹灯》是一部长篇系列小说,单只是第一部《精绝古城》,他就能说上一俩月,更别提剩下的了。更何况,要真是搭上了李穆这个青年才俊的顺风车,以后还愁没有好书去说吗?
曹耘金表面上乐呵呵的等着李穆答复,殊不知自己的那点心思,已经被人家猜了个通透。李穆结合今天的所见所闻,从头到尾分析了一番,又抬眼看了看对面那张笑模滋儿的瘦脸,好悬没忍住一个巴掌扇过去!
郭得刚什么为人,没亲自接触的他不敢妄言。但哪怕后来郭得刚被广大人民群众的唾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