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快到碗里来(1/2)
上党县,现今山西长治一带,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对古潞泽辽沁四州一带的雅称。《荀子》称为“上地”。“上党”的意思,就是高处的、上面的地方,即“居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境内主要有长治盆地、晋城盆地两块盆地,两盆地依丹朱岭、羊头山和发鸠山等山脉为界,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三国时期也是南匈奴与中原的交界之地。
形象的来说,上党,就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样子像一只碗。而现在江峰带领一百精兵已经埋伏在了进入上党的必经之路了。
江峰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郭大啊,快到碗里来。
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天色有些昏黄,一片片的雪花从天空中缓缓飘落。落在江峰的额头上,渐渐的化了。
江峰仿佛浑然不觉,躺在山坡之上仰望着天空,此情此景让江峰颇为感慨。他想起了毛主席的一首词《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fēng_liú人物,还看今朝。
高顺听到江峰的自言自语,道:“主公念的这是什么句子?属下从未听过,但是感觉气势雄浑,仿佛有吞并山河的气势。”
江峰点了点头道:“这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诗人留下的一首诗,眼前的这景象让我突然有感而发。”
高顺没有再问,但是他从吕布的语气中听出了吕布的志向。自从第一次吕布带着酒肉回到并州军营,高顺就发现了吕布的变化。
现在的吕布,是高顺想要的主公,虽然高顺从没有起过背叛吕布的念头,但是这时候的吕布却让高顺真心实意的臣服。
江峰现在渐渐的可以体会到毛主席当年的那种豪情壮志了,但是江峰也更加的担心了。天下事情何其繁杂,在这三国的一次征战让江峰感触颇深。一个人没有搅动天地的力量,想要真的做到这一点必须顺势而为。
世事如此,兵法也是如此。《兵法》云: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要想成为一个善用兵的人,就必须懂得人事之流转。白波军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一股奔流的江水,以前江峰想要消灭白波军,无疑是非常错误的想法。百姓与君王就是舟水之比,如果想要成就帝王之业,就必须顺民心之大势,不可逆势而为。
荀攸是个好谋士,他给了江峰最好的意见。将这股白波转化为自己的水,浇灌在自己的土地上。
那么作为引领这股白波的龙头,郭大,江峰又该如何去对待他呢?需要慎重,不能武断。
“主公,你看有人来了。”典韦前来汇报。
江峰起身一看,在山谷的道口,几辆马车缓缓的行进着,是一个车队,看上去像是运送货物的商人。但是这时候,在这种地方,商人?不存在的。
“走,你们两个带人去包抄,我正面拦住他们。”江峰翻身跃上赤兔马,拿起方天画戟,朝山下奔去。
“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江峰并不直接挑明,而是先打量着这个车队。
一共有三辆马车,上面装了几个大箱子,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而赶车的一共二十几个人,其中为首的一个四十几岁,看上去是领头的。
此人相貌普通,出了长得稍微魁梧一些,一眼看上去与正常的老百姓没有半点差别。而这时候一身麻布衣服的农家打扮,更是让人没有丝毫的怀疑。但是,人不可貌相,这个人正是白波军的首领,郭大。
话说江峰还没有见过郭大长什么样子,上一次交锋的时候虽然打了照面,奈何是大晚上的,根本看不清人脸,因此没什么影响。
而郭大其实也不知道吕布长什么样子,古时候的信息传播是相当的不发达的。没有照相机也没有望远镜,唯一能传播的是画像。
而古代的水墨画又比较抽象,除非是个人长相特别又特点的,否则基本相当于看了也白看的程度。
不过吕布的辨识程度明显要搞一个档次,赤兔马、方天戟一看就是吕布标配。这些天的对战下来,郭大自然也心知肚明。
此时的郭大,心中无疑是泛起了惊涛骇浪,吕布怎么会来到这里?难道是自己行动的消息走漏了风声?不应该啊,自己的行动路线从来没有向外泄露过,怎么可能被人事先知道,但是看吕布的样子明显就是有备而来啊。
没有弄清楚情况之下,郭大决定暂时不暴露身份,道:“我们是河东过来的商人,往东边贩点毛皮。不知道阁下是什么人啊?为何拦住我们的去路?”
江峰见郭大还在装,倒是不着急拆穿,他需要稍微的拖延一下时间,让自己的人慢慢的包围起来。
“哦?商人,贩的什么东西啊?可有写好物件让某家瞧瞧?”江峰漫不经心的问道,眼神却是在观察郭大身后几个人的行动。
郭大手下的几个人也感觉到了形势不对,一个个将手伸到了马车旁边,江峰看到了,箱子底下藏着刀具。而这些人一个个身强力壮,即便是刻意的装作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