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极品吴掌柜》

千千看书网(77ks.xyz)

首页 >> 极品吴掌柜 () >> 第695章 大隐隐于野的水利专家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xyz/97480/

第695章 大隐隐于野的水利专家(1/3)

作为一个早已将《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等治河专著翻了不下数十遍,对各种治水方法了然于心,更是以东汉王景作为人生终极目标的高舆,从来没想过自己的抱负偏偏在这伙造反的僧人这里得到体现,这不得不说是莫大的讽刺。

一个国家在地理上言,山脉是固定的,都邑的变化也较少,但河流水道则变化较大。水一面跟着山脉走如两山之间必有一川;水一面又跟随都邑而定。由于河流的变化大对经济的影响亦大。

现在谈一下黄河的水利情况。何以黄河有害却成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呢?其实,前期的黄河对中国有利,黄河到后期才对中国有害。

黄河的水患据史籍记载,最早见于周定王五年时即鲁宣公七年,此时进入春秋时代已有110年,当时黄河北岸有卫国。卫国是殷商的故墟,《诗经》上形容她‘淇奥绿竹,漠上桑田,桧楫松舟,泉源考盘’,是一个美丽的水乡。春秋五十年左右,卫为狄所灭,由于狄不谙水利,黄河决堤频频,农田水利失修,故经常发生水患。到魏文侯时,有西门豹、史起等专家起来大修水利,使这一带的人民仍然可以安居乐业。

至于历史上第二次的黄河迁徙,时在汉武帝元光气年,距周定王五年,已有440年。此次黄河所以发生水患的原因,是由于战国以来,各国的长期战争,大家竞筑堤防所致。汉代贾让曾说‘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当时齐飞赵、魏各国竞相筑堤,使河水游荡无定,水去时固然成为肥美的耕田,大水时至则漂没而竞筑堤防以自救。

此时亦有决水以浸敌国者。如赵肃侯决黄河之水以灌齐、魏的军队;梁惠成王时,楚国决黄河水以灌长垣;赵惠文王决黄河之水伐魏,造成水潦;秦时引黄河水灌大梁城,使城倾颓。此时亦有壅塞水源以害邻国者。《战国策》记载‘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故秦始皇主张‘决通川防’。由于战国时期多战争,水利失修了,黄河河道被破坏了,遂造成了西汉时期的严重水患。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水利方面,东汉初年已甚注重。由于西汉末期的水利长期失修,‘河决积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如‘汴渠亦溃决’,因此东汉初极重视水利兴修。

受家庭影响,王景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周易》周易,并博览群书,特别喜欢天文数术之学。明帝时,有人推荐王景能治水,便派遣他与将作谒者王吴修复浚仪渠[在今河南开封]。王景用‘墕流法’控制水流,除灭水患。‘墕流法’可能是在渠旁设立的滚水堰,可控制渠内水位,从而保护渠堤安全。

明帝又请王景、王吴修整黄河及汴渠,以工程浩大,征用农民夫卒数十万人。王景等亲自巡察查勘河南至山东千余里河道地形疏通河道,决通壅塞,每隔十里置一水门,以控制水流,费钱百亿,历时年余,才完成工程。从此黄河与汴水分流,并用两水沿岸的淤土辟为良田,经此修泊,黄河此下800多年未再改道。明帝在完工后亲自沿渠巡视,并按照西汉制度恢复河防官员编制。王吴[王景的助手]等随从官员,都因修渠有功升迁一级,王景则连升sān_jí为侍御史。永平十五年,王景随明帝东巡到无盐。明帝沿途目睹其治水成就,深为赞赏,又拜王景为河堤谒者。建初七年,王景迁徐州刺史,次年又迁庐州太守。当时庐江一带,百姓尚未采用牛耕技术,虽然土地不缺,但因人力有限,粮食常苦不足。境内有始建于春秋时期,由孙叔敖创立的芍陂,方圆百余里,但多有废弛。王景组织百姓修复,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立碑示禁。又推广牛耕,大片土地得到开垦。王景还将养蚕技术教授给当地百姓,境内由是日益富庶。王景的治河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工程完成不久,汉明帝颁诏中说“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丘之北,渐就壤坟。”指出王景的工作恢复了黄河、汴渠的原有格局,使黄河不再四处泛滥,泛区百姓得以重建家园。由于此时期的政府对沟洫河渠,时有兴修,因此对北方的经济文物促成兴盛。此即黄河有利中国的实证。

此后黄河造成水患,始于宋代,下溯至元、明、清三代而千年不绝。由于没有搞治河的工作,北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因此逐渐衰落。这可不可以看成是后来北方游牧民族崛起的原因之一?当世的‘南水北调’,不得不说是我党目光前瞻性的一大壮举,好处就毋庸置疑了。

宋代之黄河水患,起因于唐代以后之藩镇割据。当时黄河水灾横亘千里,由于当时四分五裂的藩镇,大家尔虞我诈,互相掣肘,根本无法合力共治,只有任由河水溢决,迁移城邑以避之而已。因此,黄河下游两岸的农田水利在藩镇统治下,失修特多。在宋以后,继续糜烂之区,面积达数千方里,凡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安徽、江苏各省,历遭河水肆虐,北方元气因而为之大伤。宋时黄河之道有北流东流之分。向河南省的濮阳、河北省的大名人山东省的冠县、馆陶到河北省的清河,再入山东省的武城、德县至河北省的吴桥、天津诸地入海,谓之北流。导水东行者,即向河北省的清丰、朝城、清平、乐陵等县到无棣境内入海,谓之东流。本来北流是黄河古道,水流畅顺,且海口广深,但宋人恐契丹借北流为桥梁

状态提示: 第695章 大隐隐于野的水利专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