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大棚菜开种(1/2)
如今整个西龙庄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忙的是野热火朝天。
山里人朴实厚道,也最看中名声,西龙庄又出料又出人建学校,就是为了让孩子冬天不挨冻,几个村都很支持,毕竟自己村的娃也在那里上学呢。
三姑父准备好的话都没说,只是一提出人建学校,所有的村子都积极的响应,纷纷派出最好的工匠师傅,生怕被别的村比下去。
这要是被人比下去了,不光出门抬不起头来,以后村里的后生连媳妇都不好说了。
也正是有了这股攀比心理,来的人虽然多,可是各村都派了村长带队,只要把活安排好了,就不用张狼再操心了。
“狗剩子!干起活来软不拉几的,你他娘的还想不想说媳妇了?”赵家堡的村长大声骂着自己村里的年轻人。
“小伙子们,跑去来啊!不要被赵家堡的人给比下去!给西龙庄的大姑娘们看看咱杨头沟的实力!”杨头沟的村长也不甘示弱,大声吆喝着。
几个村子卯着劲比赛干活,张狼乐呵呵的看了一会就离开了。
从施工现场离开,张狼有紧接着来到大棚基地。
四座整齐划一的大棚,透着一股子厚重和粗狂,大棚顶上的玻璃,在太阳下闪着光芒。
路过的村民都会看一眼大棚,眼里流露着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那是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梦想。
走进大棚,文教授正带着村里选出来的十几名妇女在干活。
之前张狼就已经和文教授商量好了,大棚里分别种植西红柿、茄子、黄瓜,豆角,芹菜、菜花等方便运输储存的蔬菜。
这个大棚里种的是西红柿和茄子,现在刚开始育苗。
文教授也亲自动手干活,一边干还一边给他们讲解着为什么这么干,这么干的好处。
被选出来的妇女都是比较困难的家庭,都非常的珍惜这个机会,听的非常认真。
张狼没有打搅他们,站在一边静静的听着文教授的讲解。
“育苗是种洋柿子非常关键的一步,俗话说苗好三成收,苗育好了,不仅病虫害少,而且产量高。”
洋柿子学名叫西红柿,因为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所以老百姓习惯把它叫做洋柿子。
其实在农村还有好多带洋字的东西,比如说煤油,又叫洋油;自行车又叫洋车子;火柴叫洋火。
“育苗的第一步,要先消毒,
你们看,我之前把种子用清水浸泡种子1~2小时,现在捞出来,把种子放入55c的热水,浸泡15分钟,之后再用清水继续浸种3~4小时,这就是育种前的消毒;
这里一定要注意,热水侵泡的时候水温不能过热,过热会把种子烫死。
这样做的目的是预防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等病害发生,也可以用在太阳底下爆晒两天的方法消毒。
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现在可以提问了。”
“文教授,您说的控制好温度湿度,咋控制啊?”怀印家的第一个举手问道。
“首先咱们说说温度,洋柿子的温度一般控制在白天25c~28c,夜间16c~18c,你们看墙上挂的就是温度计,如果白天温度高于28c,就需要进行通风,你们看到墙上流出来的洞了吗?那个就是预留出来的通风洞。
咱们东北冬天气温很低,如果晚上大棚里的温度低于16c,就需要加温,这墙上的暖气片,就是用来给大棚加温的,还有咱们提前准备好的稻草杉子,也是用来給大棚保温的。“
”咱们接着说湿度的控制,…………”
等文教授讲解完,张狼忍不住鼓着掌走了过去,“文教授辛苦了,我们都是大老粗,这种庄稼还行,可是摆弄这些精细的蔬菜就抓瞎了。”
”你每天的好酒好菜的招待,把我这嘴给养叼了,要是不努力干活,你大老板把我给开了,我自己的工资可吃不起这样的酒菜。”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大家也都熟悉了,文教授笑着开起了玩笑。
“狼叔来了。”
“狼爷好。”
跟着文教授学种大棚的妇女纷纷和张狼打招呼。
张狼笑着冲她们点点头,“你们都很用心,好好跟文教授学习种菜技术,咱们村发家致富可就靠这些大棚了。”
“嗯呢,狼叔俺们一定用心学。”
”狼爷放心吧!肯定用心学。“
男劳力都有自己的任务,张狼也不准备把男劳力们拴在地里,就把种大棚的活都交给了村里的妇女们,种大棚虽然苦点累点,可是这点苦,难不住山里的妇女们。
老年间,人们都把自己的手艺看的非常重,有句老话叫: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以前学门手艺,可不容易,拜师学艺,要交学费,还有个规矩就是三年学艺两年效力,就学徒期间干活赚的钱都归师傅,出师后还要无偿给师傅干两年。
而且前几年很难学到东西,这三年除了干各种杂活,还要为自己的师傅干一些家务活,等同于一个仆人,所以就有俗语说“徒弟徒弟,三年奴隶”。
师傅授艺不是我们想象的手把手教,师傅只会在自己做活的时候给你提点一二,大都是靠自己看,自己琢磨,也就是所谓的“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就这还不一定能学到真东西,作为艺匠,往往是“一招鲜,吃遍天”,一些独门绝技,一般的徒弟根本学不到。
甚至比较极端的手艺人,还会有传男不传女这么一个可以说是陋习的规矩。
毫无疑问,西龙山这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