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黄巾攻颍川(1/2)
且不提吕余收拾行装,前往云中城。另一边,黄巾张梁张宝赶赴颍川,而皇甫嵩等人还在赶来的途中。
颍川山水俊秀,文人墨客大多聚集于此,世家子弟更是才学过人,其中世家首退荀家。荀家八龙名扬天下,慈明更是名声显赫,位列三公。可谓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颍川更是被誉为大汉文脉之一,另一个,则是荆州,名士聚集之地,但是张角考虑路途遥远,故而令张梁张宝征战颍川,将颍川文士尽皆杀之。
文脉断一臂,本就衰弱地汉室就会更加衰弱,而张角,则趁势做法,狙杀大汉最后一丝气运,龙脉。
颍川虽然无法和徐州相比,那般一马平川,城墙不高,关隘不险,适合攻城。但是除了天竺关却只有区区几个关口可称险关,在颍川世家的调动下,三万本是正常战备地郡兵被调到此地,拒守关隘。
天竺关已经被由张宝率领大军团团围住,张宝指挥着十万黄巾死士悍不畏死地发起攻城,张宝事先令黄巾兵掳来能工巧匠,制作出了攻城器械,此时张宝的军事才能也显现出来,这十万士卒被他合理地调动,一刻不停,日夜兼程地进攻着天竺关。
军情险峻,大汉士卒由于闲置已久,早已没有了锐气,而黄巾死士效忠大良贤师,士气高昂,无论死伤都无法对士气造成变动,而守关士卒则早已摄于黄巾死士的悍不畏死,士气动摇。
天竺关守关的官员早已被替换,如今守关的官员正是荀肃,即是荀家八龙之一。身为名士,荀肃的出现带给了守关士卒极大的士气,但是士气终究会有改变,而荀肃是名士,而不是大乱时期的谋士,谋略方面并没有那么擅长,所以对士气下降,荀肃也是急得上火。
此时,天竺关迎来了一个来客,荀肃亲自迎接,当来客骑着战马趁着张宝攻势稍缓进入天竺关,一众将士也看到了来客的样貌,身高八尺,样貌伟岸,面容俊秀,身穿纯白色的文士服,头戴进贤冠。器宇轩昂,一派温文尔雅地公子气质。
“颍川陈家,陈群,见过荀先生。”陈群下马之后便恭敬地屈身行礼。
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人。其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于当世皆负盛名。
“长文不必多礼,这兵家之事,你可擅长?”荀肃摆摆手,稳了稳心情,面容和蔼地问道。
“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荀先生放心,群必竭尽全力,护住这天竺关。”陈群整了整理衣衫,端正了头冠,肃然回答。“先生请让群至城墙。”
荀肃连忙召了一个士卒,令士卒带陈群上城墙,城墙上狼藉不堪,尽管尸体被抬走,但是血迹仍未干,陈群目不斜视,面色肃然。踩着血迹未干的深青色泛着红光的石砖走到城墙前,再次整理衣冠。
“诸位壮士誓死捍卫颍川之险关,陈群代颍川百姓谢过。”陈群躬身行礼,随后指着城外黑漆漆地景色,缓缓说道,“关外有黄巾豺狼,意图染指颍川,天竺城破则黄巾豺狼雄兵十万,带甲之士不计其数,而我等则只有士卒两万余。”
“但,诸位食君之禄,乡亲敬奉。值此大汉危难,颍川垂亡之际,陈群代颍川乡亲父老,请诸位壮士,捍卫颍川!”陈群语调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激昂,到最后,陈群豁然拔出三尺佩剑,指着城外大声道,“群愿与诸位壮士,奋死一战!”
一个又一个的士卒无论身上多重的伤势,此时都随着陈群大喊,同时举起手中的武器,声音渐渐汇聚成一条洪流,一条不可掩盖地洪流声震四野。同时,一条实质青气洪流伴随着一条实质白气扶摇而起。
“奋死一战!”
……
下了城墙,陈群见了荀肃,荀肃令下人,“上好茶!”
“长文解了天竺城燃眉之急也。”荀肃在府中也听到了城墙之上陈群和士卒的声音,抚掌赞叹,心中焦虑一解,荀肃也笑容满面,说道,“长文好手段,区区几句话,就将士气煽动起来,如今军心可用,明日你我二人在府中喝酒便是,某倒要看看长文之文采如何?”
“先生此言差矣!”陈群正襟危坐,脸上仍然不见笑容,连茶杯都不碰,厉声说道,“君子一言岂可当做儿戏?明日群自当持剑与诸位将士防御攻城!另外,群打算置一队士卒,手持钢刃督战,若有人不出力,包括群,尽皆斩之!最后,先生请将关中情报尽皆交于群,群当细细查看。”
“哈哈哈。”荀肃乃是名士,若换作一般长辈,此刻恐怕早就拂袖而去,心性高雅,胸怀若谷地荀肃却抚掌大笑,指着陈群说道,“宠辱不惊,胸有谋策。长文真乃贤士也。”
“先生过奖,贤士之名愧不敢当。”群此时才脸上冰块溶解,开颜笑道。
无多时,荀肃吩咐下人将一应无论粮草钱财,探马情报,以及守城之后的人员账簿尽皆拿上来,陈群细细查看。
“先生,群以为,守城之时,士卒士气低迷,不出力是一原因,守城策略也是失误,群觉得应该教士卒在何时使用何种守城策略,而不是任由其挥霍,不但效果不理想,也消耗战略物资……”陈群开始缓缓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最后在荀肃满意地点头下收嘴。
“先生,据探报,黄巾乱贼进入颍川境内时有十二万之众,而且其中两万尽皆身材高大壮硕,精神饱满之精锐,如今为何只有十万?”陈群一边说话,一边细细思量,忽然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