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节 军火买卖(1/2)
李鸿章因完美解决了天津教案问题,荣升为直隶总督,天津就成了他的辖区。
高升自然是喜事,可是天津是一个麻烦的地方,这已经是第三次外国的军舰兵临城下,前两次他们甚至都打到了北亰城,一次是英法联军,一次是大明軍队,这一次更是英法美俄的舰队都来了。
李鸿章觉得,不把这里处理好,迟早还得出事。
李鸿章的手下,戈登副将给他提建议说,只要清朝没有迁都,只要首都还是北亰,就最好不要跟洋人交恶。
迁都这种事,李鸿章知道是不可能的,于是就问其他解决办法,戈登建议建设海军,但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李鸿章没钱,戈登说便宜的方式则是建造坚固的炮台,添置优良的大炮。
李鸿章所幸任命戈登这个洋人为天津筹备海防专员,向朝廷请示了一批拨款,准备重修大沽炮台,他实在是不想看到洋人再一次来天津耀武扬威了。
戈登是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如果这种人跟曾国藩共事的话,一定会相互欣赏,可是他跟李鸿章共事,却只能相互鄙视,可问题是这两个人又是这样的两种人,他们相互歧视,又能相互配合好,李鸿章胸怀宽广,能容人,戈登则公事公办,也不管别人的私事。
戈登这种公事公办的性格,让他选中了大明仿制的克虏伯巨炮,因为简单的对比就能知道,这种后装线膛炮确实是最优越的。英国本来有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但是英国自己都要放弃不用了,英国政府调查认为这种炮有缺陷,戈登自然不能昧着良心向中国推荐这种大炮,哪怕英国公使都找上他了,他也不为所动。他认为自己不能辱没自己的名誉。
克虏伯也能制造同样质量,甚至更好的大炮,但此时一来普法战争激战正酣,二来,克虏伯大炮的价格太贵,他们一门至少卖十七八万两银子,而且还要加上四五万的运输费用,大明仿制的大炮在性能上已经不差,十万两银子的价格非常划算不说,运费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因此采用大明的大炮,能够极大的降低成本。这对于经费捉襟见肘,东挪西借的清廷里说,是最现实的。
于是戈登建议使用大明的火炮来建设大沽炮台。
李鸿章没有反对的必要,他根本就不懂这些,就这样成了大明兵工厂未来最大的客户。历史上克虏伯兵工厂总共向外国出售了两万多门大炮,而李鸿章一个人就向这家工厂采购过七千多门,可谓是克虏伯第一大优质客户。现在这个客户变成大明兵工厂的了。
“你是说李鸿章买大炮是为了建炮台?”
听完郝可久的解释,朱敬伦点了点头。
他还以为李鸿章是为了装备陆军呢。
郝可久有些紧张,坚持卖武器给李鸿章,是他力主的,他是有私心的,因为他是山西人,陕西在满清统治区,他出身日升昌票号,日升昌跟满清官场关系密切,这次李鸿章购买大炮,也是通过日升昌跟郝可久联系的。
但是大明礼部跟工部意见不一,本来就跟工部不对付的兵部,也站在礼部一边。礼部负责外交的洋务司坚决拒绝卖给满清武器,因为他们目前的外交战略就是打击满清。兵部也认为满清现在是大明最大的威胁,他们一直主张北伐,但北伐的目标一直都放在湖南身上,所以也认为谁卖给满清武器就是卖国。
但作为一个从山西来的晋商掌柜,从小也受的是孔孟之道的教育,哪怕抛开家乡观念,郝可久的世界观也更认可满清,在满清跟大明之间,他现在可能会选择大明,但是在满清跟太平天国之间,他绝对是会选满清的。
郝可久做了大量的工作,让工部支持了他的态度,工部此时反而不是很关心这些生意,工部尚书陈启沅最大的兴趣是推动缫丝工业,现在也已经展开了丝织以及,棉纺产业,对于军工他不懂,也不关心,所以兵工厂其实是他扔出去的一个包袱,支持郝可久,也不够是因为郝可久是自己人而已。
所以郝可久觉得压力很大,礼部、兵部两大部门的压力,大半都压在他头上,加上自己本身就是外地人,他自己都开始打退堂鼓了,万一卷入了朝堂之争,可不是闹着玩的,为了跟日升昌那点香火情,实在是不值得搭上性命。
这时候朱敬伦召见他,更让他感到紧张,来之前他已经想好,他得抽身了。
所以解释了李鸿章的目的之后,他马上道:“那李鸿章确实想建炮台。”
朱敬伦笑道:“他建炮台是为了打谁啊?”
郝可久冷汗都要冒下来了,中国人说伴君如伴虎,其实多半是自己吓自己,但却就是改不了,郝可久当年做掌柜的时候,见朱敬伦也没有这么紧张,可现在当了大明的官,反而不自在起来,明明朱敬伦是笑着说的,他偏偏感觉皇帝在斥责他。
郝可久忙道:“当然是用来打洋人了。”
朱敬伦点头:“那就好。我还怕他们拿来打我大明呢?”
郝可久道:“许是微臣思虑的不周,不然微臣这就回去拒了他们。”
郝可久决定果断抽身,他突然觉得自己怎么就那么抹不开情面呢,卖大炮给敌人,这不是资敌吗,历朝历代可都是诛九族的买卖,就算要做,也得是偷偷的做,就好像晋商当年给满清生铁让满清来打明朝一样。
可自己竟然傻傻的,大张旗鼓的要卖大炮,还为此跟六部起冲突,这不是嫌命长吗。
谁料朱敬伦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