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节 人头滚滚(2/2)
兵副都统富珠哩叫到广州来,告诉他让他带八旗兵出征。现在富珠哩是八旗中地位最高的军官了,之前在他之上还有都统讷苏肯,但是这个讷苏肯正是这次领兵叛乱的八旗军官,最后直接在珠江岸边给砍头了,而富珠哩大概是因为在耆龄还活着的时候,带领肇庆军队来攻打过广州城,被朱敬伦的部队狠狠的教训过,讷苏肯叛变的时候,联络他,他不但没有参与,还严厉的约束手下的士兵驻扎原地,坚决不参与这次叛乱,保住了他一条命,也保住了剩余八千八旗兵的命。
但是让富珠哩带兵北伐的时候,他还是提出了意见。
“只打湘军,不打官兵!”
旗人对清廷的忠诚始终是所有族群中最强烈的,朱敬伦不指望他们能从内心忠于自己,这不符合人性。
对于富珠哩提出的,他们不跟清廷正规军作战,不跟八旗兵,甚至不跟绿营兵作战,只跟地方武装湘军作战的要求,朱敬伦痛快的满足了。
他们打湘军就够了。
这就是朱敬伦一直想要的政治意义,试想一下湘军将士在为保卫旗人的江山浴血奋战,突然跳出一只八旗军队打他们,湘军士兵会怎么想?
士兵怎么想还不重要,重要的是湘军中的军官,多是读书人出身的军官,脑子里装着忠君报国思想的军官怎么想,那时候就是曾国藩恐怕都弹压不住他们的怒气,要是有一些军官热血上涌,对清廷绝望,直接给曾国藩来一个黄袍加身,那就好玩了。
朱敬伦行动很快,立刻将所有剩余八旗军调到新安,立刻坐船北上天京。
刚送走他们,徐荣村就从上海回来了,带回来他想要的一些情报。
左宗棠果然已经南下,浙江太平军余部在李世贤的带领下逃入福健,但是左宗棠的常捷军紧追不舍。
太平天国战争打到这时候,清军已经慢慢摸索出了一套对付太平军的办法,那就是打不过的时候,也不能允许这些人割据,一旦将他们打散,马上紧追不舍,不给他们任何喘息之机,不让他们有机会在一个地方从容休整。
清军,主要还是湘军、淮军等地方部队,坚持像狼一样,紧追不舍,如同跗骨之蛆,哪怕打不过,也紧紧跟随,允许太平军流动,但不许他们驻扎,这倒是一反明末明军镇压李自成他们用的办法,当年洪承畴等人打击李自成他们的时候,防范最严的是不让他们流动。
应该说清军技高一筹,主要还是曾国藩这些成长起来的汉人重臣技高一筹,他们当然也不能说洪承畴、孙传庭那些人的战略就是错的,只能说他们面对的局面不一样,明末因为天灾的原因,流民四起,根本就无法遏制,因此李自成他们只要流动起来,随时都能招募到千军万马,因此限制他们流动,才能歼灭他们。
而清末时期,虽然社会矛盾也积累到了爆发的程度,可社会总体的组织能力没有丧失,并没有大范围的流民,乡村基本上还是有宗族、乡绅们控制的,如果不是太平军利用宗教迷信,恐怕农民起义还可以延后几十年。
不过曾国藩他们也不是对太平军的流动毫不在意,恰恰相反,清廷通过鼓励团练武装,在乡村形成了庞大的维稳力量,这些人成为抵抗太平军搜掠乡村,维持地方稳定的最大力量,地方不乱,就没有流民,太平军就无法滚雪球一般壮大。
而他们一旦攻打不下清军把守的坚城,后面跗骨之蛆一般追来的湘军等军队,就会给他们毁灭性的打击,太平天国后期,他们的军队不断的遇到这种情况,在乡间碰到地方武装,无法摧毁他们,在城市遇到团练守城,无法攻下城池,身后的追兵又让他们不敢随意分兵,连粮食都无法筹集,在这种困境之下,即便是石达开那样的名将,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败逃。
可以说当清廷发动了人民群众起来抵抗的时候,太平军这种因为杀戮过甚而民心尽丧的叛军,失败已经是注定的结局。
当然教科书上不认为这是发动群众,而是发动***的地主武装,这一点仁者见仁了。
朱敬伦得知左宗棠如同跗骨之蛆跟随李世贤南下之后,他立刻意识到,左宗棠的醉翁之意怕是不在酒,他百分百确信,左宗棠是冲着广東来的。
果然,很快驻守在潮州大埔县一带的张宝铭发回消息,遭遇了太平军余部,自称李世贤手下,要求明军放他们入境。
朱敬伦回复,一个太平军士兵都不能放进来,查明身份,如果真是太平军,给他们供给一些粮草,让他们就守在福健边境,阻挡左宗棠,如果是假扮的,即刻歼灭!(www.2345xs.cc 2345小说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