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戏志才投效(1/2)
时间稍微向前推移几个小时,就在朱成离开大概半个时辰左右,戏忠也回到家中。
他并没有去青楼或者酒肆,出身寒门的他若非乡里推荐否则也没有资格就读颍川书院,就算如此他也只是旁听生,还要负责打扫书院的卫生作为旁听的代价。
什么叫做旁听生,那就是只能在一旁听别人讲课,听别人提问,他本身没有提问资格。好在戏忠才华横溢,再加上有郭嘉和荀彧几个好朋友愿意私下帮他解惑,倒也算学有所成。
今天,他便是在书院打扫完毕,这才回家。书院是关闭了,但里面的卫生还需要维护,他答应过要维护书院的卫生,除非他毕业。故而就算书院暂时关闭,他还要按时去清扫。
大清早就出门,如今才回来,忙了差不多一个上午,戏忠只想回家拿点什么将就将就着吃一顿,好歹把朝食对付过去。
和郭嘉不同,郭嘉好歹每个月还会有来自阳翟郭氏的一份补助,另外家中还有些田地可以租给佃户耕种。每年的收入,倒也还能足够他去青楼或者酒肆,只是后者并不会毫无目的的去,只有在宴客或者会友的时候才会过去,比较这是个时代的常态。
“志才,刚才有个大人来找你,还留下了名刺和礼物。你之前不在家,所以就放在了我这里,现在且拿回去吧!”邻居见戏忠回来,就把东西交给他。
戏忠也很奇怪,谁会来拜访他这个寒门士子?拿过名刺一看,才发现原来是讨贼校尉朱成,则也算是个认识的人,虽然只是在宴会上见过一面!
不过那晚上,朱成的两首诗倒是有点让他感到震撼,尤其是《男儿行》,字里行间都有浑厚的杀意。和朱成爆发出来的杀意混合之后,念出来时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好像整个大厅的温度都跟着下降了一些。
“倒是个人物!”当时他和郭嘉这样评价道。
打开礼物之后,戏忠也不免稍微楞了一下。毕竟这可不是什么俗物,而是六七本书籍。从基本的《论语》到《管仲》,甚至《孙子兵法》都有。尤其是《孙子兵法》,兵书向来被朝廷严格管理,民间绝对不允许私下出售,否则是要夷三族的。
兵法典籍,大多放置在兰台,为有功者才有资格前去翻阅,但也只是翻阅,不允许抄录或者取回。是故到兰台看兵书,是所有将领最大的荣耀。
其实一般世家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兵书,哪怕是残卷。如荀氏这样的家族,兵法书籍自然不会少。当然他们只要不传出去,那谁也不能找他们的麻烦。每个类似这也的大家族,都会专门有人研究兵书,并且传授给家族中的子弟。
如此培养出来的子弟在兵法上面的造诣就比一般寒门出身的官兵不知道高出多少,再加上有本族或者同盟世家的帮助,升迁之路自然也变得更加简单。
是故如今朝廷的军队里面,世家将领占据绝大多数,如朱儁这样的异类就少得可怜。孙坚若非受到朱儁提拔,在讨伐黄巾和日后讨伐凉州羌人叛乱中立下功劳,只怕也当不了长沙太守。须知在这之前,孙坚也只是当到了县丞的程度。
“那大人是否留下什么话语?”戏忠着急的向邻居问道。
“似乎也没留下什么话,不过在把这些东西留下来的时候,感慨了句‘志才也是当世少有的俊杰,却不想错过了’,感觉他当时真的挺惋惜的。”邻里见状也只能仔细的回想当时的情况,然后学着朱成的语气说了出来。
那邻居不明所以,戏忠却是听出来了,朱成显然是来征辟他的,谁知道错过了。
只是自己愿意投靠朱成吗?或者说他值得自己投靠吗?戏忠这样询问自己!
摸了摸手中的书册,戏忠觉得不管朱成是否有能力值得自己投奔,但他却是真心看重自己,否则不会把兵书这样的东西都送给他。
其实戏忠不知道,朱成就是了解到他是曹操麾下的谋主,所以这才想着把兵书送给他,谁知道这无心之举却造成这样的错觉。
不过戏忠如今真的有点激动,毕竟首先愿意看得起他这个寒门子弟的人本身就值得交往。二则朱成不是白身,据说已经举了孝廉,同时还是大汉讨贼校尉,虽然是杂号,好歹也是二千石的大官。
走军旅路线对于士人来说似乎有点捞偏门的意味,不过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未必不是一条出路。戏忠显然此刻已经动了心,于是把东西放在家里之后,便是出去寻找朱成。
谁知道好不容易找到军营,才发现别人已经开拔。失魂落魄之中下意识的路过郭家,被刚好回来的郭嘉看到。见好友如此沮丧,郭嘉自然要询问其缘由,知道事情的始末后却是沉吟起来。
“志才觉得朱成可以投效否?”郭嘉今年才十四岁,不过才华而言却毋庸置疑。说起来也正因为十四岁就开始逛青楼,所以也得了个‘颍川浪子’的称号。
“奉孝以为如何?”戏忠也没有主意。
“此人几月之间就升到了校尉,应该有其不凡之处。只是郭某想不明白,他既然有才华,为什么不走仕途反而要从军,他到底有什么目的……”郭嘉却是通过朱成的事迹看出了一些别的东西。
以朱成的才华,虽然没有直接考校过治政的能力,但诗词方面的才华,其实也能表现出他在临场应变和文化底蕴上的功底。这样的人才,就算是担任县丞,有朱儁相助以后必然也可以位列朝堂,但为什么他宁可从军也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