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筹备新专辑(1/2)
《蜘蛛侠》在票房和口碑上可以说是双丰收,诸多媒体都给予了正面的评价,其影院观众评分(cineore)为a,在烂番茄收录的238家媒体里有超过90的媒体对本片点赞,平均分为8.9分。
“很难想起上一次哪部大制作电影能像宣传得那样好,《蜘蛛侠》做到了名副其实!”——《波特兰人》
“接近想象力与天赋,这部幻想电影能让我们想起它有多么令人兴奋和满足。”——《西雅图邮报》
“《蜘蛛侠》对那些有过阅读漫画的冒险经历的人来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拓展。”——《纽约每日新闻》
“有像这部娱乐电影一样有趣,谁会需要大坏的超级英雄电影。”——《华盛顿邮报》
“好莱坞最好的漫画改编电影,至少前无古人,是不是后无来者,还得看有没有佳作能够超越《蜘蛛侠》,或者,只有它自己才能超越自己!”——《纽约邮报》
当然,再好的电影也会有人不买账,所谓众口难调,一部电影有叫好的,自然就有批评的。
“我对这部电影的反应可以用一个词来总结——打哈欠!”——《夏洛特观察家》
“这部电影的超级英雄部分会让观众觉得很单调!”——《三番纪事报》
“山姆·雷米(导演)没有找到如何在大片时代重新诠释这位超级英雄。”——《洛杉矶周刊》
批评的媒体和观众毕竟只是少数,这并不英雄蜘蛛侠这位超级英雄继续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继续收割票房。
进入工作日后,《蜘蛛侠》在全世界范围内热度稍减,毕竟大部分人都要去工作,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并不多,但华夏例外,因为华夏最不缺的就是人,即使大部分人都去上班,闲下来的一部分人走进电影院,这部分人的绝对数量是很可观的。
首周末三天,《蜘蛛侠》在华夏地区轰下了3亿人民币票房,创造了引进片新的首周记录,其首日票房高达1亿,并且其后两天依旧维持在1亿,丝毫没有下滑的趋势!
直到周一到来,在《电锯惊魂》悄悄上映之后,其实说悄悄上映也是不对的,因为是在五百家电影院同时上映,这规模可不小了。
但与在数千家电影院同时上映的《蜘蛛侠》对比来说,《电锯惊魂》却又可以算得上“悄悄”二字!
众所周知,一个电影市场在相对的一段时间内,市场容量是一定相对稳定的,而《电锯惊魂》上映首日就拿下了1500万人民币的票房,无疑是从《蜘蛛侠》手中虎口夺食,使得《蜘蛛侠》在上映的第四天,在华夏地区的票房终于跌破一亿,最终周一票房报收9000万人民币!
这个数据并没有引起《蜘蛛侠》官方的注意,那些专业的分析师还以为是工作日的影响导致了其票房减少。
至于《电锯惊魂》,在他们眼中看来,跟《蜘蛛侠》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根本不需要作为对手来分析,但让这些专业人士没想到的是,《电锯惊魂》随后的票房表现却狠狠地打了他们无数个耳光!
5月7日,《电锯惊魂》上映第二天,在华夏地区再度拿下1800万人民币票房,折合美元350万。
5月8日,《电锯惊魂》上映第三天,于华夏地区稳中有进,拿下2000万人民币票房,折合美元400万。
5月9日,《电锯惊魂》上映第四天,在华夏地区拿下了1600万人民币票房,折合美元320万。
……
一直到周五到来,在《蜘蛛侠》的强势打压下,《电锯惊魂》的每日票房才跌破1000万人民币,但其平均的每日票房依旧维持在1400万左右,大规模点映的首周,《电锯惊魂》就在华夏地区拿下了高达9000万人民币的票房!
虽然《电锯惊魂》这种大规模点映与正式公映也差不多,但林翰很聪明地打了个擦边球,这,就是点映!
重要的是,这9000万人民币的票房,是在与超级英雄大片《蜘蛛侠》同期上映时拿下的,这就足以看出市场对《电锯惊魂》的认可程度,也说明了其质量是过硬的,否则,观众们又不傻,又没人拿着枪逼着他们去看啊!
首先发现这一异常情况的是《好莱坞观察报》,撰稿记者在报纸头版用硕大的字体写着标题“蜘蛛侠的惊魂?”
“天呐,难以置信,一部小成本制作的恐怖电影,居然在与如今大热的超级英雄电影大片《蜘蛛侠》的同期上映中不落下风,一周居然从蜘蛛侠口中夺下1800万美元票房,尽管有着其在华夏地区的主场优势,但毫无疑问,这依旧是个票房至极的成绩!”
“据说,《电锯惊魂》的总成本不过500万美元,1800万美元的周票房,足以让其拿回了投资成本,也就是说,从这新的一周开始,无论其票房再拿下多少,都是在纯粹地赚钱!”
“再据说,《电锯惊魂》的总制作时间不超过30天,如此仓促之下制作的小成本恐怖电影,却创造了如此惊人的效益,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那些拿着上亿美元投资,最后却拍出票房超烂电影的好莱坞大导演们,你们,真的在用心拍电影了吗?”
“《电锯惊魂》告诉我们一件事情,想要拿到良好的票房,投资不是关键,关键是创意,关键是导演有没有在用心拍一部电影!”
《好莱坞观察报》这一篇报道遣词造句辛辣至极,其中更是指名道姓地指出某某著名好莱坞大导演拿着上亿投资拍出来的烂片,这对那些导演来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