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善后(四)大明的打算(1/2)
监国的暹罗王子--依刹罗颂吞,也就是未来的拉马二世,也清楚这一点。便立即派遣使者,带上丰厚的礼物,去大明请罪。
但古语有云,冤家宜结不宜解!
想当初,暹罗撕破条约,驱赶大明使者的傲慢样子。可把大明,得罪透了。所以现在,怎么可能轻易饶了暹罗呢?
于是那些派过去的使者,连暹罗湾都没出,就被大明的海警,给当成走·私分子,野·蛮的逮捕了。
由于大明是故意的,所以无论暹罗使者怎么解释,海警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弄得暹罗官方,不得不出面。用官方手段,才将使者解·救出来。
这件事,还被大明的报纸,大·肆报道。惹得南洋地界,人尽皆知。很多生活在大明的新移民,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是暹罗人。免得被人知道,凭白拉低身份。
作为与暹罗世敌的缅甸国王孟云,一听这件事,都笑得合不拢嘴。毕竟暹罗国威大损,对缅甸是极为有利的。并且在他看来,大明此举,透露的讯息不简单。
因为大明如果想拒绝暹罗的求饶,大可不必理会。完全没必要,让报纸,将这事大夸其辞的报道出来。
所以他私心想着,大明这是想让缅甸,将暹罗往死里整。
若说之前,还顾忌着大明。而不敢放开手脚,大动干戈。那现在,得到大明这个允许,却是可以好好的,大干一场了。便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次征兵。生生将缅军,扩大到五十万。
虽然都是新兵,战斗力还有待提高。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在战场上,往往都是真理。所以这么多人一奔赴萨尔温江,暹罗军方的压力,就陡然大增。
战争的激烈程度,也提高了数倍。滚滚而下的萨尔温江之水,都被鲜红的热·血染·红。
也是贡榜王朝建立以来,从来都是开疆扩土。就是孟驳国王在位时期,和北方强国大清开战,也没有割地赔款。向来拥有雄心报复的孟云,自然不能允许自己手上,出现割地赔款的先例。
所以自去年签订《暹缅和约》后,他就一直寻找机会,夺回地盘。只是之前,因大明碍着。和暹罗,又是同一个阵营。使得他不好找由头,收回和约。
却没成想,就在他为此苦恼不已的时候。暹罗竟然自己撕毁和大明的条约,给他提供了充分的借口。
如今有大明提供支持,怎么着,也要收回割让的土地。
正是这个原因,促使他不顾国内渐趋凋敝的民生。而强硬的,征召新兵,扩充军队。并与暹罗,大打特打。
好在这种局面,是大明最想看到的。
因为只要暹缅之战,停不下来。那大明,就能发展得更安心。毕竟大明是作壁上观,纯粹的当一个看客。无论怎么打,都不可能牵扯到大明。说不定,还因为战争,而武器大卖。
那大明的财政收入,又能提高一大截!
并且自古以来,打仗都是最消耗国力的!像缅甸虽然一时间,武装出五十万人的军队。但同时,也失去大量可从事生产的青壮男丁。而缅甸,又是以农业立国的。这么一来,缅甸的农业生产,必然受到重大影响。
再由此推算下去,缅甸的国本,很可能地动山摇。因为无论是哪个地方,哪个民族,都是民以食为天。所以在最原始的温饱,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百姓们,就会自然而然的,用各种方法满足需求。
那么社会秩序,则急速崩溃。缅甸的社会稳定,也会受到很严重的威胁。
不过这只是最坏的一种情况!
因为若是补救得当的话,缅甸国内,只可能出现物价飞涨、物资短缺的困境。
但这种情况,就和大明密切相关。毕竟以当前的形势来看,有能力拿出充足的物资,帮助缅甸,渡过粮食短缺难关的国家,只有大明。除此以外,大清、暹罗、真腊、越南、曼妮普尔邦、阿萨姆邦,都不可能。
大清的话,自不必多说。那白莲教起义,都隔断了云贵两省和清廷的联系。海上的话,又太过偏远。等缅甸使者跑到清廷求救,黄花菜都凉了。
暹罗的话,巴不得缅甸越乱越好。因此也不可能,给予粮食支援。真腊虽和缅甸没什么过节,但它的朝政,很受暹罗和大明的影响。又以当前暹罗和缅甸的关系,也就不可能伸出援助之手了。
然后就是越南。但其国不成国,所有物资,也都优先进贡大明。像南洋之战,越南就无偿捐献了不少军需物资。
曼妮普尔邦和阿萨姆邦,则山高地陡,国穷民贫。在自己国民,都时常饿·死的情况下,自然没有多余的粮食,援助缅甸。
所以到头来,只有大明了。
可考虑到南洋之战,基本将大明的军需物资,给消耗一空。并且在未来的两三年里,大明要更注重工业上的发展。所以农业上,就无可避免的给工业让路。
这么一来,就很难说,有多余的粮食支援缅甸。另外以大明对缅甸的野心,自然盼着越乱越好。
所以就算有,也极有可能见死不救!
这么推算起来,缅甸明后两年出现社会不稳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
对此,大明还没想做好相应的准备预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到那时,无论如何取舍,大明都会从缅甸身上,狠狠咬下一块肉来。否则,也不符合大明的商人本性。
但当下,正热衷教训暹罗、收复领土的孟云,还想不到这些。所以只能到时候,边心疼,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