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诡道和王道的贾诩(1/2)
世人对于贾诩的印象以诡道谋士居多,但实际上这是很片面的,贾诩其实是正奇相合的大成者,他在不同的时期用计的风格相差很大。
以建安四年(199)贾诩归顺曹操为界限。前期,贾诩主要作为一个诡道的谋士出现,联合李傕、郭汜等人攻破长安,再度霍乱天下,帮助张绣在宛城抵御曹操,计谋百出。后期,贾诩则辅佐曹操、曹丕征伐天下,所献计策虽然大多击中核心,堂堂正正,却很少被采纳。
【诡道的贾诩】
贾诩在年少时并不算出名,但当时的名士阎忠却认为他与众不同,说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后世贾诩有着“毒士”的外号,这一点主要和贾诩投靠曹操之前的一些经历有关。
早先贾诩一度因病还乡,遭遇叛乱的氐人,与数十人一起被抓获,结果只有贾诩自称段公(段颎)的外孙脱身,其他人均被杀害。
之后董卓覆灭,其女婿牛辅也很快死去,西凉军群龙无首接近解散,面对王允等人的压力,李傕、郭汜这些西凉军校尉本来是准备解散部队,逃回老家,结果贾诩站了出来,号召大家反抗到底,奉国家以征天下,然后李傕等人被说服,大伙轰轰烈烈的反了,干翻了徐荣、王允、击退了吕布,重新夺回了长安,为董卓复了仇。
不说天子和朝廷因此再次落入西凉军之手,长安城内也因为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太常种佛、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司隶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和司徒王允一干人等均被李傕等人杀害,一时间那是血雨腥风。而且李傕和郭汜等人比董卓更为肆无忌惮,日后对于长安和关中一带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些事情的起源都可以归于贾诩。
后来陶谦等人以朱儁为首组织讨李联军,李傕等人采取太尉周忠、尚书贾诩的计策,派人用天子诏书征召朱儁入朝,轻而易举的解决了第二次关东联盟。
曹操第一次讨伐宛城时,他的惨败后面也有贾诩的影子,据《吴书》记载,张绣准备叛变时,采取的就是贾诩的计策。在曹操第三次亲自讨伐张绣时,因为听闻田丰劝谏袁绍袭取许昌而退兵,张绣一开始准备去追,贾诩劝谏,然而张绣不听,结果果然失利,张绣回来后,贾诩却出人意料的再次劝说张绣出兵,张绣从之,得胜。贾诩此次献计在后世颇为经典,可见其对于双方实力和局势的掌控程度。
之后贾诩一力劝阻张绣和袁绍的联盟,并且还促成了张绣的归降,帮助曹操在和袁绍的决战前解决宛城的隐患,还获得了张绣、贾诩二人的归降。
从这些事情上来看,贾诩在后世捞到一个“毒士”的称号是一点也不冤,他本人在很多时候完全以自己为主,首先要求保重自身,并且颇有些不顾后果。遭遇氐人绑架时,贾诩就自己逃脱,其他人他没有管;劝谏李傕等人造反,也是因为当时贾诩也是西凉军中校尉,和他们一损同损,夺下长安后,贾诩就开始同这些以前的同事慢慢划清界限,不掌兵权,不碰实权,亲近献帝;在张绣的事情上,贾诩劝张绣投降,实际上他本人却得到了最大的利益,被封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成为了荆州文武们劝降的榜样,而后来张绣一家则被灭族,当年曹昂、典韦等人命丧黄泉,就算曹操能忘了,其他人也忘不了。
可以说,在贾诩降曹之前,他在诡道方面已经大成。
【王道的贾诩】
在贾诩降曹之后,他用计的风格和前期相比改变很大,阴谋诡计几乎不见踪影,反而更喜欢用堂堂正正的阳谋,此时的贾诩已经不能被称为“毒士”了,反而和荀彧、诸葛亮等人颇为接近。
在官渡之战时,曹操向贾诩征询建议,当时贾诩的回答就非常一针见血,他说:“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直接表明曹操想战胜袁绍不能太缩手缩脚,而要果断抓住机会,后来许攸献计,贾诩和荀攸劝曹操从之,最终大胜袁绍。
曹操平定荆州时,贾诩也追随其南下,当时曹操想曾经讨伐孙权,贾诩就劝谏曹操应该先稳定荆州,然后再以势压人,可惜曹操不听从,结果不但没能夺取江东,反而将到手的荆州丢了大半。
在曹丕争夺世子之位时,曾经也向贾诩寻求过意见,贾诩的回答看起来毫无出色之处,却是万全之策,当时他说到:“原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曹丕作为曹操的嫡长子,当时只要自身不犯错,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这点曹丕在局中没能看清,贾诩在局外却很明白。
曹丕上位后,想做出一番功绩,向贾诩咨询应该先讨伐吴、蜀那一个国家。贾诩却表示当时蜀国有刘备、诸葛亮,有山川之险,吴国有孙权,还有长江天防,都不易攻取,现在应该先治理好国家,等待时机,曹丕不听,南伐孙权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当然了,贾诩在投靠曹操也不是完全不用诡计了,在渭南之战时,贾诩就曾经建议曹操采用离间计,帮助曹操轻松击败了韩遂和马超的联军。
【诡道和王道的贾诩】
虽然贾诩后世被认为是曹魏麾下的谋士,不过他给人们还是以诡道谋士的印象为主,这点也没办法,毕竟贾诩投靠曹操后,一些王道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