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隆中对(1/2)
在荆州,徐庶为刘备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为其推荐了诸葛亮,而为了请出诸葛亮,刘备不惜屈尊三顾茅庐,而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则是日后蜀汉集团的基本战略方针,乃至是国策。
【隆中对】
建安十二年(207)(注1)刘备隆中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本人。当时刘备叫旁边的人避开,对诸葛亮说道:“汉室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室遭难出奔。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正义,然而缺乏智谋,才识浅短,没有办法,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请您告诉我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化州为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利低微,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终于打败了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用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用兵之地,但是他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难道将军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形式坚固,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民兴旺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杀向宛、洛二郡,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出秦川,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粮食,用壶装着美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感情一天天深厚起来。
看到刘备如此器重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就不高兴了,刘备解释给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般。希望各位不要再说什么反对的话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三分天下】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先是详细的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具体形势,直接说明当时的曹操已经无法与其争锋,而孙权深根蒂固,也不是刘备夺取的对象,反而是刘备需要尽量拉拢的一个外援。而刘备需要夺取的目标则是荆州和益州,占据这两个大州之后,外联孙权,内需政治,抗衡曹操,最终择机北上,夺取天下。
首先,刘备的第一步是夺取荆州和益州。荆州四通八达,自古都是用兵之地,还有长江天险,是刘备需要控制的战略要地。而益州地理险要,物产丰富,易守难攻,更是可以作为大本营的地方,荆州当时面临着北面曹操,东面孙权两大强敌的进攻,已经开始有心无力,刘表这位守成之主也出现了明显的颓势,荆州的失守当时来看已经是必然的,而益州刘璋本领一般,不是一位出色的领袖,其部下多次叛乱,从其手中夺取益州看起来也不是一件难事。
刘备夺取二州之后,第二步就是等待。因为北方曹操集团的强大,所以打败曹操恢复汉室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稳固自己的地盘,增强自己的力量,刘备必须在消化掉二州之后才能有实力北上,但单单凭借南方二州的力量依然不是当时曹魏集团的对手,所以刘备必须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足够天下大变的时机。
最后一步就是北伐,诸葛亮在这里不仅强调了同时从荆州和益州北上,遥相呼应,两路大军同时北上,还明说了北伐的前提是北方必须出现动乱,有足够的可乘之机,言外之意就是没有足够的时机就不要动手。
另外在“隆中对”有一个从始到终都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外联孙权,因为在刘备占据荆州和益州之后,长江天险是刘备和孙权共有,刘备可以借助长江对抗曹操,但对付水军更胜一筹的孙权就是笑话了,更为重要的是孙权在刘备的东侧,刘备在南方想要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就必须处理好和孙权的关系,刘备和孙权联合可以抗曹,但让孙权倒向了曹操那边就是曹孙联合灭刘了。
在“隆中对”中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概念也初步被提了出来,诸葛亮的规划里是刘备集团占据荆州和益州,孙权占据江东,北方则是曹操,孙刘联合以长江天险抵御曹操,后刘备从荆州、益州两路发兵趁北方变乱而夺取天下,复兴汉室。
而在诸葛亮为刘备提出“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不过是个年仅二十六岁的小伙子,而刘备也不是是一个年近五十尚寄人篱下、一事无成的落魄者。
然后的历史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刘备成就了帝王大业,诸葛亮则被认为是千古名相。
【三国时代“四大对”】
“隆中对”是继“冀州对”、“江都对”、“榻上对”之后的最后“一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