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种族天赋(2/4)
,当兵的变成了将领的奴仆,不仅不发饷,反而要士兵赚钱养军队。这么搞,没几年恐怕部队就要从根子上烂了。
盛京军区头上顶着北方的百万苏军,哪敢让这种事情发生。
胡文海眨了眨眼睛,笑道:“林参谋长不用太担心,我说的这个产品,绝不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实际部队上早两年一直在做这个事情,甚至好些人还认为这个业务做得好。立功授勋呢。我说的这个产品不是别的,就是种菜!”
“种菜?”
八十年代之前的中队,养猪种菜倒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还真是好些立功受奖的战士。是因为种地成绩突出的原因。
何况部队上农村兵占了绝大多数,种个菜算多大的事情?
“对,就是种菜。林参谋长听说过大棚种植么?咱们东北冬天能吃到的菜太少了,用大棚种植的话,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种出来的菜。一部分可以用来给部队改善生活,剩下的可以通过铁路物流,送到城市里卖钱啊。”
“这能行么?”林万马有点跃跃欲试,种菜和进工厂当然不同。利用训练的业余时间种点菜,这是在组织允许的范围内机动灵活。只要不影响战斗力,这个生意完全可以做啊。
“怎么不行,美国人早二十年就在这么做了,咱们国家也不是没有大棚种植的技术。大棚种植的投入也不算太高,一个温室的造价也就是两千多块,单算物料成本就更低了!种菜技术除了需要人工授粉。其他的也没什么特殊,维护上就是需要供暖保温烧煤而已,能用的了多少钱?可冬天的蔬菜对咱东北人意味着什么,林参谋长应该了解吧?”
林万马心有戚戚的点了点头,他和林千军都是南方人,冬天吃菜本来感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样。不过到了东北之后,冬天只有土豆、酸菜和白菜、大葱,要不然就是干豆角、干葫芦条这类干菜,水果就更别想了,只有咬一口能酸倒牙的冻秋梨。
到东北的第一个冬天。林万马吃酸菜炖粉条差点吃吐了……
九十年代的菜篮子工程,那对东北人来说真是大大的德政啊!
“建大棚的资金我出,材料我出,技术我来找人培训。部队上只要出人、出地。具体怎么分账咱们都可以谈。可以我们定合同,大棚蔬菜我全收走销售,也可以卖了之后安装价格两边分成。怎么样,林参谋长您的意思呢?”
林万马想了又想,似乎这还真是一个不坏的主意。关键是部队上本来就有种菜,做这个生意。至少不会影响战斗力。中国人的种族天赋,种菜!那是开玩笑的么?
实在不行,还可以在野战部队之外成立个军直属后勤大队专门种菜——咳咳,这个脑洞大了点。
盛京军区辖区里那么多城市,哪个城市附近没有驻军?就是没有野战部队,那不也还有军分区和武装部么?如果做好了,说不定还能解决不少转业军人的工作安置问题,肥水不流外人田,退伍军人卖菜也不是不行吧,总比待业强。
“行!”林万马咬咬牙,点了头:“这个事情我回去和军区开会讨论一下,胡总等我的消息吧!”
“那就好,不过可得快点!”胡文海嘱咐道:“时间上抓点紧,咱们争取赶上春节前后的消费高峰!就演习设备那七十万,一个城市的蔬菜供应就能解决下来。”
“那我这就动身,胡总等我的好消息!”
林万马说来也真是不容易,这才刚到绣城,下了车没坐上一个小时,就又得坐车回去了。
胡文海将林万马送上车,挥着手目送着他的车在路上没了影子,这才转身离开。
盛京军区的讨论很快就拿出了结果,像这种简直送钱还没有什么副作用的好事,怎么可能有人会拒绝。而对于胡文海来说,先期在渤海省选择几个城市作为试点,铺开大棚建设供应城市蔬菜的项目,花的钱也确实算不了什么。
绣城城外就有盛京军区的一个高炮团,距离城市大概十多公里的距离。营区的面积很大,营房和训练场地之外还有大量的无主空地(帝国重器317章)。划出一片来建成大棚,一个团一千多人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工作。
物资和种子之类的容易解决,扣大棚的技术就更是现成的。盛京农学院的教授听说部队要扣大棚,不仅帮他们实验课题,还给发劳务费,简直是喜滋滋的就靠了上来。
先期在渤海省五个城市搞试点,盛京、绣城、大港、钢城和牛庄。负责指导大棚种植的农学院教授,拍着胸脯保证年后肯定有新鲜的蔬菜上市。收获最快的黄瓜,正好能赶在初七初八市场重新营业的档口采摘。
绣城附近的那个高炮团搞完基建,甚至还想请胡文海来参观一下顺便军区也搞个仪式。然而当高炮团团长喜滋滋的向上级请示了之后。找到绣城的时候却听说,他人已经不在绣城了。
“大家不要大声喧哗,注意秩序,排队上机!”
帝都国际机场。一支由年轻女人们组成的队伍,正在排队等待登机。
这不是航空公司空姐的队伍,也不是哪个即将出国的模特队伍。之所以这些年轻女人都聚集在一起,只是因为她们的丈夫都在太平洋的彼岸。
没错,这些女人的身份。就是正在摩托罗拉实习的中国人的老婆。
眼看着年后晶圆厂的建设就要提上日程,这批国内选拔的实习生肯定是无法回国了。对中国人来说,春节不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