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好好干(1/2)
慵懒的午后,阳光从四季厅的窗户照射进来,给大厅里增添了许多暖色。
张谭捧着一本《电影色彩构成分析》,靠在椅背上观看,不时的翻过一页来。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他的侧面,让他的一边脸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另一边脸上则在暗淡中勾画出深沉的轮廓。
他看书不是趴在桌子上看,而是一只手托着另一只手的手肘,然后将书高高举起,与视线齐平。
这样做不用低着头或者仰着脖子,对颈椎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时常坐在电脑桌前,张谭怕坐久了让身体留下毛病,所以他很注意保护自己的肩颈和腰椎,从不过分劳损。
一个人拥有再多的财富、名气,也不如拥有一副好的身体。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一切享受的基础。非常注重享受的张谭,可想而知对自己的身体有多爱惜。仅仅依靠坚持不懈的锻炼还不够,日常中也要注重养生。
“探长,你在这呢。”
一声招呼,将张谭从书本中唤醒过来,转头看门口处,原来是陈力带着几个同学,走了过来。
张谭放下书,问了一句:“你们拍完了?”
“嗯,都拍完了,十四集,整整拍了一个半月。”陈力说的是《万万没想到》。
过完年学校开学,陈力就迫不及待的组织剧组,开拍这部系列迷你剧,有张谭的剧本在前,他们不需要去思考每一集的素材,所以拍摄很快速。能做到三天拍出一集,然后剪辑出来,一个星期在网上发布一集。
现在这个类型的网络剧还是草创期,也没办法去考虑什么商业价值,没有什么广告商愿意在剧中植入广告。做宣传。再一个就是给微.博做宣传。
广告都是以幽默的形式植入,甚至比片子还要好看,各种生硬的植入,总能令人捧腹大笑。
“现在网上都在吵着要我们快点更新。在几家视频网站的点击量,简直是逆天啊。”陈力很的说,“我们的片子,就是各种网络潮流的源头,现在网上都用我们的台词当口头禅。太受欢迎了。”
“这很好么,再接再厉。”张谭点头表示知道了。
这些小打小闹的成绩,已经很难调动张谭的兴致,须知现在学术界,已经开始争论,他张谭的能构成一门学问——谭学。虽然支持谭学的声音并不多,还多数是冲动的武侠迷们,但本身被提出来就是一种成就。
试问中国近现代写除了传统的作家,像是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以及去年刚刚去世的巴金,还有谁能凭借成一派学问。
现在中国很多作家的文学地位,要远远高于张谭,譬如写出了《活着》的余华,多次散文入选语文课本的余秋雨,还包括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他们的作品都不能算是一门学问,只能是主流文学的形式。
研究张谭的为一门谭学。虽然这个提法“民间科学”的味道很浓郁。只是少数喜欢武侠的人在吹捧,但给人的感觉,至少逼格瞬间就飙到了顶。
眼界高了,心态上也就多了些波澜不惊。
不过很显然。张谭对《万万没想到》持着无所谓态度,陈力他们却兴奋莫名:“现在我们这个剧集,简直成为了网络的一股新势力,我们在微.博的粉丝,一天比一天多,感觉太爽一个。”
王晓宇得意的接口说:“哈。我有十五万粉丝了。”
吴雅莉和王晓宇颇有一种欢喜冤家的感觉,立刻拆台说:“十五万有什么好骄傲的,陈力都已经三十万了,就是马凯也有十四万了,马上就能超过你。”马凯是灯光师,也是迷你剧里面无法抗衡大自然规律的“刘备”。
在开发《万万没想到》的过程中,剧组大部分人都亲自上阵演戏了。
张谭笑说:“那你们就应该努力把《万万没想到》打造成一个网络品牌,就我个人的看法,网络剧很有搞头,入门成本比较低,不需要花多少钱。今后品牌做出来的,未尝不可以拍成电影。”
“可以把这种迷你剧拍成电影?难度有点大吧,电影不是那么好拍的啊。”陈力的爷爷曾经是导演,他对导演这个行业,知道的比较清楚。
全国各大艺校每年上百名导演系毕业生,又有几个人真有机会去做导演。
“事在人为,谁知道以后的情况,反正现在网络在飞速发展,做好当下就好了。”张谭没说我看得到未来,只给众人勉励一番。
众人纷纷表示:“探长说的是。”
小群体以张谭马首是瞻,因此张谭说话,他们都习惯性的附和。就在四季厅里,一群人围着玻璃桌,嘻嘻哈哈的聊着各种拍摄的趣事,好不热闹。
末了,陈力又说:“探长,你看这片子十五集全都拍完了,是不是再准备准备,继续拍下去?”
“你们要是不觉得麻烦,当然可以一直拍下去,我会继续支持你们的。”
“拍、我们当然是愿意继续拍,不过,这个,探长啊,你看是不是再给我们写点新剧本?”陈力笑得有点谄媚,准备忽悠张谭当免费劳动力呢。
张谭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大体上的拍摄方法和风格,你们通过这前后十五集的拍摄,应该都明白了。接下来该怎么弄,你们自己写剧本、拿主意,我不会再参与了。我现在要认真学习……时不我待啊,青春过得好快。”
他不想当保姆,把什么活都自己揽下来。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应该把精力更多的放在重要的事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