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董卓之死(1/2)
仇恨的种子只要种下,他就会在外界的影响下慢慢生根发芽。
得知吕布冲击军营,殴打上官,被迫向董卓负荆请罪,祈求活命。知道吕布此人为人极为高傲,如今受此侮辱,王允、董承等人喜出望外。
吕布受辱之后,其人只是好好的做着守卫长安的事情,平常仅仅是在府邸饮酒,一幅认错悔过的模样。
可吕布不知道的是,他的府邸内有王允、董承等人的秘探。王允详细查看了探子传回来的密报后,认为吕布的韬光养晦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只是为了消除董卓对他的不信任。
确定吕布与董卓离心之后,王允等人等待已久的时机终于到来。
自兵变事宜过了一个月,兵变的影响逐渐消融。吕布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慢慢洗脱了身上谋反的嫌疑,董卓让他官复原职,然后又细细教导吕布,将吕布提拔为皇城守将,调樊稠、胡轸二人前往外城守卫。
其实董卓将吕布调任为皇城守将也是为了安全着想。虽然董卓比较信任西凉将领,可细算下来,整个董卓军中,董卓只信任3人,他们分别是李儒、牛辅、董旻。轮调吕布为皇城守将,可以避免朝廷大臣收买西凉将领,又可以避免手下将领生出挟持天子叛逃的二心。
可惜,这一次董卓想错了。即便董卓奋力表现出自己先前惩罚吕布是因为想要教育他,给他增长经验,以便日后吕布能够继承他的家业,可是吕布如今又怎么会相信董卓的鬼话。
知道董卓只不过是借助自己的勇武来为他安享富贵扫清障碍,吕布心中愤愤不平,只当董卓是在说笑话。
吕布调任为皇城守将之后,便可随意出入皇宫,这给王允、董承等人拉拢他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机会。
他浦一上任,王允便传了手下仆从,打着为吕布庆贺的名义,邀请他前往司徒府宴饮。
对于王允的邀请,吕布又是高兴,又是畏惧。高兴的是名传天下的名士王允——王司徒居然亲自邀请他前去府邸,为他升官进行庆贺。畏惧的是王允、董承等人虽然名义上服从董卓的命令,但明眼人都知道他们只是表面忠诚,若吕布和他们走得太近,未免会引起董卓的猜忌。
不过吕布想到他自15岁参军,如今奋斗几十年,身上背负着弑父投贼这样的恶名,好不容易有机会晋升上流社会,能被贵族阶级接受的机会,又怎么能够放过,因而考虑再三,还是大张旗鼓的接下请柬,前往王允府上。
在王允府上,吕布见到了当朝十数位大臣。这些大臣几乎都是朝堂的领头人物,每一个在朝堂之上都有一定的话语权。而这些大臣的恭贺令吕布非常兴奋。
当夜,王允众人尽情的与吕布豪饮,没有多久大家便似不胜酒力。此时,王允假装酒醉,命下人扶送着各个大臣离开后,推开想要送他回屋的下人,拉着吕布不放。
吕布哪里知道王允的谋划,见司徒王允不要下人相送,于是屏退下人,亲自扶着王允回屋。
见吕布入瓮,王允故意拖慢行走的速度。走到内院廊道,王允假装没有站稳,快速环视内院,发现没人之后,假装说胡话,言道:“董贼残暴,大汉危矣!如今能匡扶社稷者仅奉先一人尔!”说完之后又胡乱谩骂西凉军的暴行,期间一时咬牙切齿控诉董卓,一时又涕泪俱下的言天子命苦。
初听到王允言行,吕布惊骇异常,连忙环视周围,见周边无人,这才放下心来,一边听着王允的胡言乱语,一边送王允回屋。吕布对王允视自己为大汉的唯一救星,与天子对自己的看重非常高兴。
自那日吕布到王允府上之后,吕布的心情大好。守卫皇宫时十分尽力,同时约束手下士卒,让他们善待皇城内的官员家属。吕布的这一行为,使得吕布博得朝堂官员的好评。
见到吕布在皇城混得风生水起。位于皇城外的樊稠不乐意了。
樊稠守卫皇城的时候,每日见到的官员对他总是一幅厌恶的样子。虽然樊稠大权在握,但是对于这些生活在皇城,维持着朝廷运转的官员,他除了恶语相向外,也没什么好办法整治他们。
如今吕布到皇城值守,却能得到对西凉军不屑一顾的朝廷重臣亲赖,其中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想到这一点,樊稠与胡轸二人连忙书写奏疏,呈递给董卓,希望董卓追究这件事,让吕布不好过。
樊稠与胡轸的书信确实引起了董卓的重视。可惜,整个皇城中,董卓的探子无可计数,吕布与朝廷大臣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下来。从记录中,董卓并未发现任何异常,因而仅仅加大了对吕布的监视。
董卓加大对吕布的监视可谓是多此一举。皇城中的秘探虽多,可董卓常年不在皇城,这些密探中有一小部分被王允等人拉拢叛变。
得知董卓加大对吕布的监视,王允、董承等人觉得是时候让吕布抉择以后的出路。所以王允故意派遣叛变的秘探悄悄透露行踪让吕布察觉,然后暴露自己的身份,言明董卓暗地里的布置。
吕布得知自己一言一行皆在董卓的监视之中,知道自己并不得董卓信任,一时间心中暗恨不已。
想到最近没有做任何出格的事情,却由于西凉将领的几封奏报,董卓不加查探便加强对自己的监视,吕布思考良久,觉得长此以往,他在董卓军中便会毫无立足之地。于是吕布下定决心,准备投靠天子,一起剪除董贼。
想明白以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