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运盐过铁路(1/2)
不到一丈长的小船上码着整整齐齐的盐包,一包都是一百多斤。为了让小船在河面上行进的快一些,船上都是装了半载。偏巧正是海里涨潮水的时候,顺着上涨的水流,船行在水面上倒也不慢。
每一只小船上都是一个站在船头拿着竹篙,一个站在船尾摇着橹。还有的人分开乘坐小船跟在后面,要是有人累了马上可以替换一下。
黑牛带着一些战士在岸上远远地保护,防止有突发情况发生。
下午时分,船队行进到了林飞虎他们第一次打伏击的地方,黑牛看着熟悉的地方感慨万分。那一次他就是在这里第一次杀了鬼子,抢了他们的机枪和迫击炮的。那时候他和胡云鹏还有徐大癞子在张宝山上吃肉喝酒,好不快活。
现在已经时过境迁,徐大癞子已经不在,他和胡云鹏分别成了营长,这在当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他们当年聚啸山林,只是为了能够活命,谁能想到现在成了抗日的战士呢?
看看天色还早,黑牛通知盐民上岸休息。他们把小船推到河边的草丛里,大家都上岸吃干粮喝水。河里的水是和大海联通的,涨潮的时候水是咸的,不能下肚。他们喝的水都是战士们随身带着的,是云台山上甘甜的泉水。
歇息到天色将晚,前去打探情况的战士回来说,前方的通榆路上没有发现鬼子的巡逻队,附近的武圩据点早早就关了门,鬼子们都钻到炮楼里去了,现在继续向前正是时候。
现在不是涨潮水的时候,船行在水面上有点儿吃力。那些盐民不顾河水已经刺骨,直接就跳到了水里,护着船前行。
眼看就要到通榆路上的木桥了,黑牛示意船队隐蔽一下,在确信安全之后,他们快速的通过木桥,进入了盐河。
此刻盐河西岸,林飞虎和慧能在就等候在这里了,和他们一起等在这里的还有胡云鹏的一个连,加上几十个民工。
大家一起动手把盐从船上搬下来装到小推车上,每辆车子装两袋,一共装了五十多车。盐民们卸完盐包,趁着黑夜原路返回海边。
护送的任务现在交到了二营手里,那个连长在前面带路,一行人护着车队摸黑前进。从河边要想绕道海州城西面过铁路,大约有五十多里的路程。
一路上大家鸦雀无声,只听到小推车的木轱辘发出的咿呀咿呀声,还有战士们沉重的脚步声。走了二十多里已经到了半夜,那些推车的民工已经气喘吁吁,这时候胡云鹏和一个老汉带着人已经等候在那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人们直接换班推起了车子继续前进。还是和原来一样,一个人一个人拉,另外一边一个护送,防止车子在夜里倒下。
又经过两次换班,车队终于到了铁路边上。
越过铁路,再往前护送十多里路就是赣城的地界了。按照事前的约定,鲁西南特委组织的民工队将会在那里迎接。
林飞虎丝毫不敢大意,他命令慧能前去查看情况,看看铁路沿线有没有鬼子的巡逻兵。在鲁西南那里活跃着一支游击队,专门对鬼子的火车搞袭击,现在各地的鬼子对于铁路都非常的重视,不分昼夜的守卫着他们赖以生存的交通线。
慧能带着个几个战士悄悄地摸到了铁路边上,看看四处没有人,就放心的越过了铁路,一直走下二里多路,确定没有异常才转身回来。
他们回来还没靠近铁路,就看到远处有灯光晃了一下,接着又晃了一下。慧能赶紧示意大家隐藏起来,随手掏出枪子弹上膛,趴在路边的草丛里注视着情况。
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一队十来个人的鬼子走了过来。手电筒不住的在路边的草丛上摇晃着,几次从慧能的头上照了过去。
这是鬼子的护路队,他们在执行理性的夜间巡逻。牛皮靴走在地上踩得嘎嘎作响,鬼子一边走一边在说着什么。
对方一共有十个人,慧能他们有五个。对方手里拿的是三八大盖儿,慧能他们他们拿的是一色的二十响。对方大摇大摆的在明处,慧能他们藏身在暗处。
对于这几个鬼子,慧能忍不住就想上去结果他们。虽然鬼子人数是他们的一倍,当时慧能有信心在第一时间把这几个鬼子打倒。在夜战近战的情况下,短枪要比长枪灵活得多,短距离点枪的威力足以在第一时间打倒这几个鬼子。
这次出来执行任务的战士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他们的枪法那是没的说。可是,枪声一响,就有可能惊动其他地方的鬼子,暴露他们的位置。要是选择上去肉搏的话,他们就完全没有优势。对方的步枪上都装着刺刀,而他们的短枪在肉搏中发挥不了作用。
何况要是有一个鬼子开枪示警的话,他们一样会暴露自己的位置。对于自己这几个人,慧能毫不担心,他不认为鬼子能在黑暗的夜里抓住他们。可是他们的任务不是来打鬼子,是要把那五十多车盐运到根据地去。这是偷偷摸摸的行动,不能走漏一点的风声。
慧能的手心冒出了汗,他强忍着要开枪的冲动,看着鬼子兵越走越近。他们借这个手电筒晃来晃去的灯光可以清楚地看到鬼子头上的头盔,还有刺刀放着的寒光。
领头的鬼子突然说了一句什么,他们突然都站住了。
气氛一下子变得十分的紧张,鬼子难道发现了什么?
慧能蜷缩了一下身体,努力的屏住呼吸不让自己发出声响,他悄悄地把枪口对准了拿手电筒的鬼子。
鬼子兵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