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扬帆(1/2)
迁都的事还在磕磕绊绊的进行着,朝臣们的意见依然是反对迁都,即便叶羽公开表明支持皇上的决定,锦衣卫指挥使夜殇的眼睛又危险的眯了起来,但许多言官依然保持自己的观点,摆出了坚决不退让的立场。
朱棣现在懒得再去跟他们废话,干脆下达了准备开修运河的命令,迁都能否
在最后顺利进行,修建运河的成果足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先不去管迁都的事,朱棣接下来要做的事儿比迁都更加伟大,在永乐三年五月初的时候,正式宣布了关于下西洋的圣旨。
在圣旨中,他陈述了这次下西洋行动的重要性,并表达了自己想要君临四海的雄心壮志。
在我们这个庞大帝国的四周到底还有些什么?
这是每一个强盛朝代帝王都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此时的明帝国就是一个强盛的时代,而明帝国四周的陆地区域已由汉唐盛世时的远征英雄们探明,相比而言,帝国那漫长的海岸线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在宽阔大海的那一头有着怎样的世界?
自从见到来自不列颠王国的使臣后,朱棣便下定决心去探明海外的世界,去征服庞大神秘的大海。
郑和与杨夏空,他们二人承载着朱棣这些梦想,成为了出使西洋的两大使臣。
在朱棣的规划中,这次航行的首脑团以杨夏空和郑和为主,再配备两名副使从旁协助他们,他们是掌管航行、外交、军事、贸易等重大决策的中枢机构。
另外,在外交方面,朱棣配给他们鸿胪寺的官员四名,负责在海外主持朝会宴享的仪式礼节、对外宣召、翻译以及文书起草。由于杨夏空本人还肩负着翻译工作,所以这方面的人基本是归她管了。
朱棣还特意为这次航行选择了几名京卫指挥、千户、百户等将校军官跟随郑杨二人一同出海,主要目的自然是负责沿途航行的安全,抵御敌对武装和海盗的侵袭。
关于后勤方面,从军队中调了几名厨师和火夫来负责饮食,精心挑选了能力极强的掌舵手、水手、船工负责航船的日常事务、打造修理、预报天象等保证船队可以正常航行的工作,再加上几名户部郎中和医官负责掌管钱财和旅途中的疾病医疗。
由此可见,朱棣在组成这次航海的船队上是下足了功夫的,他是认真的要搞一场世纪的海上盛宴。
出航之前,叶羽曾去福建五虎门找过杨夏空,当时正在做出航准备的夏空兴高采烈的带他参观了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舰队。
夏空把舰队的布局图纸拿给叶羽看,语气颇为自豪的说道:“怎么样?厉害吧?”
叶羽看着桌上的图纸,忍不住连连点头,赞道:“这真是太壮观了!这还只是在图纸上看到,若是见到真实版,指不定多么震撼呢。”
整个舰队呈箭头状,四周由战船包围着,分为前哨、左右哨以及后哨。里面依次是粮船、马船、坐船,最中间的是整个舰队的核心地带——宝船。
宝船是舰队中最大的海船,它在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今日大型舰队中的旗舰,是整个舰队的主题船舶。
“这宝船具体多长我也不清楚,只是听船工说它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嘛,小羽,你知道这是多大么?”
叶羽粗略的换算了一下,笑道:“长约一百五十一点一八米,宽六十一点六米。你们可以业余时间在船上举办个运动会了,起码跑个百米赛跑不是问题。”
这些宝船最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它有十二张帆,它的锚和舵也都是巨无霸型的,转动的时候需要几百人喊口号一起动手才能摆得动,它的舵杆就有十一米长,放到现在也是航空母舰级别的了。
郑和下西洋的远航舰队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最出色的船队,它们具有着首屈一指的运载能力、战斗能力以及指挥能力。
朱棣配给这支舰队的全部人马一共有五万人,相当于大明军队十个卫的编制,这些军队主要来自于沿海卫所。人数的众多自古在中国就不值得炫耀,但它却可以间接的反应许多事,比如支撑这庞大人数的物质保障,从而也能看出此时大明国力的强大。
再来说战斗能力,这支舰队的战斗部队由海战队、两栖部队、马队、仪仗队等组成。海战队自然就是如今的舰艇部队,基本由战船作为单位,被组编成队,形成了整个舰队的外围保护。两栖部队是既可以补充海战人力又可以陆上作战的部队,马队自然就是登陆后作战的部队,仪仗队不用说了,是摆排场用的。这样庞大豪华的作战系统,简直堪称古代史上最强,没有之一。
如此庞大的舰队和强大的战斗能力,是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还要看指挥官的指挥能力。
而郑和这个人无疑是最适合的总指挥人选。他十一岁起从军,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并跟随朱棣屡建奇功。他和杨夏空一起拥有出海的经验,去年年初出使日本使他们二人共同积累的重要的经验,以及合作的默契。郑和也是个难得的外交人才,出使日本时的果决都是很好的经验。
因此,由郑和和杨夏空二人组成的核心指挥中心,才是这次航行最关键的中心力量。
如果要在海上航行很久的话,航海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而杨夏空给叶羽介绍了一个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以证明本次航行的安全性。
中国从很早之前就可以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