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之洪州纪事(1/2)
还记得初识她的那天,我随主家沈观察使与其弟沈二郎君一同前往悦泠坊。
洪州的悦泠坊一直是个传奇般的存在,而坊中的高阁更是为大唐所盛传。只是说来不巧,自打我到洪州以来,便从未见过高阁开启。
在洪州待得久了,对于高阁关闭之事也有所耳闻。时隔多年,其中纠葛已是不得而知,只是隐隐晓得多年前从高阁中走出一名红极大唐的伶人。
当时,那伶人受尽众多达贵趋之若鹜的追捧,后来她下嫁官家为妾,一时也曾风光无限。后来却听闻她惨遭驱逐,最终葬身于江海中,尸骨无存。
悦泠坊的张妈妈为此破受打击,自那儿后便关了高阁,便是培养出再优秀的伶人,也不肯引其于高阁出演。
因而,当我与沈使君、沈二郎君于酒肆饮酒听闻高阁开启时,不禁一度怀疑是否为谣传。后来沈使君收到悦泠坊张妈妈的亲笔请柬,方才有了些即将得见梦寐的真实感。
随沈使君临至高阁,玉台之上翩跹如魅的身影、低回婉转的清喉与铮铮和鸣的琴。多年风月,我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绝伦的歌舞。
后来我方知出演的女子不过豆蔻年岁,择选入幕之宾更是别具一格。那日,满座达贵皆送上诗作,唯沈二郎君无意于此,我存着玩笑的心思,代沈二郎君送上一张白纸。谁知这一送,竟牵扯出一段纠葛来。
那女子正巧不偏不倚的选中了那张白纸,并以鸟虫篆回书三十二字,“君之豁达,君之风度。君之高华,君之傲骨。君之愤慨,君之时务。君之游历,君之志渡。”
那时,正值我落魄之年,虽主家沈使君待我颇为礼遇,却终究难掩仕途渺茫之抑郁。而这世间已是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她寥寥数语便道尽了天下文人雅客的诸多心酸,便是性情寡淡、放荡不羁的沈二郎君也不禁将那数语真言瞧在了心里。
沈使君听了她的琴声后,似是中了魔怔般隔三差五便到悦泠坊走上一走。素来散漫不拘的沈二郎君次次随行,从无缺席。
那日,洪州下了极大的与,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过堂风吹得厢房内的纱帐烈烈翻飞。那是我第一回真切瞧见她的模样,眉不画而黛,唇不点已朱,衣带当风翩跹欲飞,婷婷袅袅清雅如竹。
纵是前半生走进山川大河,我却从未见过那样风华绝代的女子,她刹那间的芳华,已是迷了我的眼乱了我的心。
后来,我终于鼓足勇气日日往悦泠坊投送书信,然而每回寄回来的皆是寥寥几句无关痛痒的回复。
每每同沈使君与沈二郎君前往悦泠坊,她的眼中只有沈二郎君与沈使君,我似乎成了摆设。单独请见,却屡次被拒,只因我不是她的入幕之宾。
如此循环中,那段岁月我始终在郁郁寡欢中度日如年,却又斩不断心中的执念,只能日复一日地看着她对别的男子温柔相待。
这样的日子让我消沉了许久,后来无意中得知她的故乡是在洪雅。决定离开洪州稍稍舒缓烦闷的我,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前往洪雅的路。
然而,不曾想到的是,我会在那个青山绿水的乡镇里遇上她。
碧水蓝天,她如瀑青丝飞散飘扬,一如悦泠坊中对沈二郎君那般笑着,就连清明的眸子里都被细碎地阳光染上暖色。
她如谪仙般翩跹而来,“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那一刻,我似被放空一般,不由便说出了心底话,“我在等你。”
待我回过神儿来,方知自己终究是唐突了,正想要改口道歉,却见她温和笑道,“你可愿随我赏一赏洪雅的风光。”
那天短短数个时辰里是我近些年来最快乐的光景,美好得似是一场转瞬即逝的梦。然而,幸运的是,即便同我一道回了洪州,那段日子里她始终待我不变。便是随着沈使君一同前往悦泠坊,她也再不复从前那般视我如无物。
后来的后来,正如她所言,倘若时光能停驻在那一刻,即便有再多不圆满,想必总会比即将要经历的幸福太多太多。
那天,我约了她去踏青,候了整整半日却始终未见她的踪影。待我回到城中,方才知晓在此期间洪州内出了一桩fēng_liú韵事——悦泠坊中的伶人张歌人被沈观察使纳入官籍,接入府中。
我百思不得其解,终究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出了错,竟令她一言不发便入了沈府。
一场宴席中,我终与她重逢。她仍是风华绝代、琴舞双绝,然而待我却是一视同仁的冷漠,恍若从未相识。
宴罢后,我质问她,“好好,你究竟是怎么了?当时为何没赴约?你为何要入沈府?难道我待你不好吗?”
她一言不发,只是冷冷地看着我,久久方才吐出六个字,“杜郎君,请自重。”
那时的我,并不晓得她从前有这什么样的过往,更不知道她纤弱的肩上究竟背着什么样的责任。
很多时候,得到后失去比从未得到过痛苦千百倍。我忘不了曾经的欢愉,不放手便成了我最本能的反应。
初时她冷漠的态度确是狠狠刺伤了我,久而久之,我终是想通了。只要能待在离她不远的地方,即便是如此相处,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再后来,她在沈府中举步维艰,我不动声色地助她于危难,后来更是为她百般周旋,化解沈主母的为难。
她并非冷血之人,我所做的一切,她也都看在眼里。后来,她对我的态度逐渐软化,我方才得知,当初于高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