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贺客)谈笑分明座上客(2/2)
来的韩老爷子从房中出来,扶着屏风顺气,看到众人喝彩,不明就里,发问道。“爹,没事,哥几个在瞎闹呢。” 韩之敬看到老爷子出来了,连忙起座,过去搀扶。老头子满脸堆欢,走到桌边坐下了,道:“闹一闹没关系,呵呵,都自己家人,这些天来亏得大伙儿伸手帮忙呢。”
几个小年轻虽然莽撞,可对老头儿可还懂得尊敬,见老爷子道谢,都谦辞喏喏。
吴中性情最是外放,当先答到:“三伯不要这么说,我们和敬哥打小一块长大,他大喜的日子,兄弟们怎么的也得好好出点力,别的咱没有,就是一身力气,放着不用也可惜,这不帮衬帮衬,回头招嫂子见怪,以后都不用进这门里混饭食吃了。”
时闻盂还在搽拭眼睛,也不知那牛怎么那么多口水,粘腻腥膻,总也搽不净,眼里也被染了好些,一劲儿发痒。听到兄弟们附和,也抬头说道:“三伯你太见外了,不说和敬哥的交情,咱打小可没少到你们家蹭饭,就冲这,咱几个也得……咦!咦!咦!”
众人只见时闻盂连喊了三声 “咦!”双目睁大,吃惊地望着屋里,也齐头望堂中看去。
堂屋正中空空如也。
越过众人斗酒的桌子,是两张一模一样的黑木方桌,已收拾干净了,蒙上了大红布。四张长条凳各围在边上。正中靠墙的是之敬家祖的牌位供桌,几支大红喜烛高高燃起,明光大放。因是婚娶大喜,供桌上也摆了些白鸡水果和黄酒之类,还有一些点了喜红的糕饼面馔,满满盛在盘中。这也很寻常,民间里多有奉供祖灵的习惯,一寄哀思,一求祖先在难关时保佑。每月初一十五是要烧香上供的,逢年过节,也按各家财力烧些纸钱纸物。
通看之下,屋里也没甚么离奇之物,却不知时闻盂何以会连着发出惊咦之声。
一时屋中皆静,远远只听见打更的刘时喜敲着更梆,和沉郁沙哑的叫喊声。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笃!笃!笃!”
原来,不知不觉中,子时早已过了。
“啊——鬼啊!”
时闻盂撕心裂肺的惨叫声直如一把尖刀,刺破静谧平和。村里无数人从梦中惊醒,惶然四顾,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韩之敬家中一片混乱,众人都已逃到了门外,吴中等人满面苍白,酒已全醒,正搀抱着浑身瘫软抽搐的时闻盂,惊惧地看着堂屋里。四邻都已惊起了,纷纷掌灯,披衣过来探问。
众人七嘴八舌嗟嘘之间,新娘子犀香也慌里慌张的从新房掀帘而出,穿着洒金线绣喜字花团的紫红绸睡裤,身上却没穿大衣,抹胸已经摘下,止穿着绣鸳鸯的大红肚兜,还匆忙披了一件翠绿袄子,衬得前胸腰腹肌肤如雪玉般,一路跑出,鼓鼓的胸前凹凸跳荡。虽是村乡寡妇孤女,自小衣食粗砺兼农事沉重,然女十八而大变,犀香却也长得眉眼清秀,体段玲珑,算得八分人才。此时鬓发纷乱,狼狈奔出,想是她已脱衣睡下,却被尖叫声吓醒,不及穿戴便夺门而逃。
屋中仍是高烛明照,线香销烟。空旷的大堂中明明暗暗,只听见烛花的噼剥之声。
但在时闻盂眼中,看到却是完全两样的景象——
屋中站满了人,多是六旬以上的老者,间有数名白发苍苍的老妪。当中一个穿着鲜艳的老头儿尤其显眼,着淡金色对襟团花长衫,翠绿色腰带。皂靴白帽,面目清癯。此时,他们也手端酒杯,满面惊异地往门外观望,与常人并无不同。只是,再细看,人人都脚不着地,踮脚漂移,且烛光之下,竟无一块影子!老人们互相倾谈,唇嘴开合,但时闻盂却什么也没听出来。
“那是我太祖父啊。”
数日后,听得恢复过来的时闻盂描述老人形貌,韩老爷子怔忪洒泪,如此言道。
原来,祖上的魂灵也一直宿在家中,与家人同行止,同喜同悲的呢。后人婚娶,先人们也跟着关心庆祝啊。
自此,三水村人家祭祀时愈发恭敬虔诚,而平素偷摸诓骗之徒,也惧于报应,止了那些不入流的营生,反大行善事以求补过,那倒是意外之喜了。
那瘦小汉子时闻盂,因巧合下,眼中染了阴日阴时的牛泪水,可见异物,却再也返不回从前。万般无奈之下,只得索性做了神汉,又刻意寻了道人求授通语之法,专为周乡村民沟通阴阳,名声日隆,也挣得不少钱财,家道渐渐好了起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