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华夏会倾向谁?(2/3)
国做出承诺?但英国人就这样做了,这中间潜在的含义,就是英国已经把法国划到了德国的阵营之中,法属印度支那在英国人和美国人眼里,已经属于敌对方,因为法属印度支那是奉新成立的维希法国的命令的。所以,他们把这块地方许诺给华夏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华夏要拿到这些,就必须出兵,那动手的就是华夏,和英国和美国没有任何关系。杨寰宇当然看明白了这里面的这些小伎俩,这种别人牵驴他拔橛子的傻事绝对不会做。那怕杨寰宇早已经做好了出兵的准备,也准备好了出兵的借口。可美国人和英国人这不是不知道吗?不过对英美承诺把东南亚划入华夏势力范围的好事,自然是要答应下来。这为华夏出兵东南亚后,把这一区域纳入华夏提供了依据。
问题是,这样的结果也不是英国和美国能接受的。得到了合法拿到东南亚地区利益的允诺,却什么实质性的付出都没有,换谁也都不能接受。这可苦了熊式辉,杨寰宇大手一挥,应付这些外交官的差事就全在他熊式辉头上了,推都不知道推给谁。无奈之下,熊式辉只好把华夏是礼仪之邦,行事原则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道来忽悠这帮洋鬼子,告诉他们华夏文化要讲究师出有名。
在翻译们的帮助下,卡尔爵士和詹森大使终于搞明白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含义,和到底什么叫师出有名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n天了。而他们对此也发不出一点脾气,因为这是东方文化的一大特点,而且从道理上来讲,他们也无法反驳,似乎一切都很自然。可卡尔和詹森总觉得那里有些不对。
在他们的乘坐的汽车离开东湖前往机场的时候,路过门口的岗哨的一瞬间,他们不约而同的对视了一眼,想到了是什么地方不对劲了。那就是华夏的大规模的扩军!大规模的扩军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在做战争准备。没有那个国家会在不准备打仗的前提下,把钱砸到军队的扩充上打水漂玩的。那么华夏的扩军明显是要发起战争,只是向谁下手,目标打谁的问题。
华夏大规模的扩军,短时间可以隐瞒,想要长期隐瞒显然是不可能的。对于卡尔和詹森这样的外交官,想要瞒住他们就更难了。想要号召民众踊跃参军,自然少不了报纸广播这一类媒体的宣传,这些宣传绝对是所有在华夏的人,不管是外国人还是华夏人,都要经常接触到的。卡尔和詹森他们自然也不例外,即便他们不会华夏文,听不懂华夏话,可大使馆里绝对不会缺少听得懂看得懂的人才。
有了华夏在做战争准备的这个结论,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那就是分析华夏可能的战争目标是那里。以华夏目前的周边形势来看,周边的国家里,苏俄不太像是目标,因为以华夏这些年来的行动,华夏要对苏俄动手的话,更多的可能采用的手段是支持高尔察克的俄罗斯联邦,由俄罗斯联邦的军队动手就行了。日本?又不太像,因为华夏与日本本土隔着海,而且,无论是朝鲜半岛北部的山区,还是日本以几个大岛组成的本土,都不适合华夏的装甲集群的行动,而华夏扩军的重点是装甲部队和空军。这样看来,东南亚似乎也不是华夏的目标,东南亚的山地和丛林,显然也不适合装甲集群的大规模行动。
卡尔与詹森两个人越讨论,卡尔的脸色越差,詹森的神情也渐渐冷峻起来。因为经过他们的分析,只有一个地方目前适合华夏的目标,那就是中东半岛。中东的沙漠和平原、高原都合适大规模的装甲集群的作战,加上华夏眼下在卡塔尔半岛上发现和建设的油田,能为华夏的装甲集群提供充足的燃料。问题是,那里除开华夏的势力,剩下的势力就是英国人和法国人。
如果华夏的目标是中东半岛的话,那就意味着华夏在这次欧洲的大战中,倾向于德国,并准备对英国人和法国人下手。分析的结果是这样一个结论,卡尔的脸色怎么可能好呢?得到罗斯福指示的詹森,也是同样。因为要是这个分析是对的,那么不但罗斯福的所有设想都成了空想,真要是这样的话,后果也是让人恐惧的。
要是真能的华夏和德国携手,不仅罗斯福设想的让苏俄牵制德国的想法成为泡影,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印度也面临着威胁,甚至还会影响到地中海地区和非洲。只要华夏和德国携手,苏俄绝对不敢向德国炸刺,只要苏俄敢有任何的小动作,都可能面临华夏和德国的两面夹击。而华夏一旦在中东向英国发起进攻,印度无论是海上还是陆地的通道都会被华夏截断,陷入华夏的包围之中。英国在中东布置的部队,绝不可能是华夏的对手。这样一来,从印度洋到红海,到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都会在华夏和意大利和德国的控制之下,从而割裂英国对非洲的控制。
但是相反,如果华夏加入协约国阵营,就能与英国联手,压制住意大利在地中海的势力,并且通过土耳其,越过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用强大的装甲集群进攻希腊和保加利亚,在欧洲开辟一条新战线。而没有了华夏在后背的威胁,苏俄也能在欧洲北方对德国施加压力。再通过英国本土这个跳板,伺机在法国再次登陆的话,德国就会陷入一个大的包围圈之中,以德国的能力,显然是不足以支撑他在三条战线上同时开战。
在这一刻,卡尔爵士和詹森大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