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组织豪杰去抗日》

千千看书网(77ks.xyz)

首页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 第29回 聊城事变(五)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xyz/39788/

第29回 聊城事变(五)(1/2)

为什么小鬼子这么快就到达了东关?

原来这又是汉奸在作怪。本来在李海务到聊城城里还有几道防线,但是别忘了这些忠孝团都是本地人。他们带领着这些小鬼子,七转八转,避开了范筑先的几道防线,直接就杀到了东关。

而且敌人冲入东关的时候,直接就是汽车加马队。汽车上坐满了小鬼子,而马队上的小鬼子,直接挥着马刀横冲直撞,见人就杀,见兵就砍。

守卫东关的部队一看怎么鬼子杀进来了,经过了一阵慌乱之后,立刻手榴弹、大刀招呼。从三米多高的城墙上立刻投下来一堆堆的手榴弹,炸得小鬼子是人仰马翻,街上躺满了炸死的鬼子、皇协军、忠孝团的尸体和一匹匹的死马。接着大刀队冲下来了,砍得小鬼子是到处乱跑。

东门很快又被范筑先的队伍收复。

鬼子一看,东门得而复失,也不强于进攻,而是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聊城。

作为参谋长的王金祥这时候不来报告说不过去了,前来司令部报告范筑先说:“报告范司令,民军一路抗不住了,鬼子已经杀到了东关。韩司令叫我告诉你,务必在一个小时之内撤出聊城,”

王金祥把韩行所说的时间,大大地往后延迟了。韩行说得是,在李海务时的半小时之内,范筑先必须撤离聊城。离那个时间,何止又过了几个小时啊。

“什么!”范筑先还没有说话,李树椿倒先发开火了,“民军一路三四千人,竟然抗不住小鬼子300人!不是韩行也去了吗,看来真是高看他了,堂堂的一个副司令,怎么竟然连小鬼子的300人也抗不住。真是奇闻!奇闻!”

范筑先倒是很冷静,小声说:“战场上千变万化,我们不在前线不了解情况,李海务可能是另有原因。还是请李主任速速撤出聊城。”

李树椿嘴里骂骂咧咧,对韩行和民军一路是十分的不满,坐上了小汽车,油门一加,从西门往城外飞驰而去。

王金祥一看,此时不走,更待何时,要是再晚一会儿,恐怕自己也出不去了,急忙对范筑先说:“这个民军一路是太气人,堂堂的三四千人,竟然扛不住小鬼子三百人。我是不是去找王来贤,叫他速速地指挥部队,抗住小鬼子啊!”

范筑先想到,此时已是无部队可派,只能指望王来贤的民军一路了。于是对王金祥说:“王参谋长,快去快回,见到王来贤,好好地安抚一下,不能着急。只要是他能组织起部队,抗住鬼子,以后还是功臣。”

王金祥点了点头,急急忙忙从西门出城去了。

范筑先这才召集起所有剩余部队,急忙想从西门出城,刚出得了西门,突然出现了一队小鬼子,机关枪一架,对着范筑先的队伍就打了过来。范筑先这才知道西门是出不去了,又要从另外几个门出城。

这时候,东、南、北门都响起了枪声,几个战士来报告说,小鬼子把那几个门早已经封锁了。

范筑先这才知道,四个城门均被敌人堵住,要想出城已经不可能了,不得不指挥着自己手下的这点儿部队防守四个城门,以待城外部队接应,伺机突围。

由于事先没有计划在城内作战,留在城里的部队,只有聊城县游击营,二支队的一个连和司令部的手枪连,执法队等六七百人,而且枪支不全,弹药早已全部疏散到乡间。

这时候,已是11月14日下午4时。

再说,韩行带着退回来的民军一路没有进城,因为按照原先的作战计划,如果鬼子占领了聊城县,那就在外围和鬼子打游击。

还有就是,韩行和民军一路的部队损失得也差不多了,警卫连只剩下了五十多人,而民军一路也剩下了六十多人,且弹药也快打光了,伤号也不少,已经不能再战了。

让韩行大惑不解的是,鬼子比他们还要快地包围了聊城。东门响起了激烈的枪声,但是很快,小鬼子就被赶了出来。但是他们出来后,战术也很得体,并没有再次进攻东门,而是迅速地包围了聊城,使聊城成为了一座死城。

聊城县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形,那就是城外面就是一道护城河。如果把四门用机枪一封锁,而护城河又是一条深深的河水,这又帮助了鬼子以最少的兵力而死死地围住了聊城。

所谓的城墙也就是有三米多高,外面贴大青砖,里面是黄土充实。再就是城中心有一个光岳楼,也算是一座内城。要是在冷兵器时代,这座城墙兴许有用,但是现在已接近于现代化的战争,再坚固的堡垒也有被攻克的时候,何况是一圈并不多么坚固的城墙。

鬼子对进攻聊城早有准备,带有了步兵炮和各种迫击炮,还有坦克和墙恐怕阻挡不住鬼子的炮弹。

韩行感到这个仗真是越来越不好打了,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

韩行这些人,就在聊城西门外转悠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几个人,也在附过一带转悠。仔细一看,尽是些熟人,原来是政治部的张霖之、姚第鸿、张郁光几个人。

这几个人也看到了韩行,赶紧跑了过来。韩行问他们:“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还不赶紧往城西一带撤退。”

张霖之着急地说:“范专员还没有出来,在城里被围住了!”

韩行一听,内心是十分的着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一想,也感觉到,历史就是历史,尽管自己做了不少的努力,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告范筑先,叫他尽早地脱离开这座危城,但他还是一

状态提示: 第29回 聊城事变(五)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