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逍遥(1/2)
霍定姚难得出门一趟。以往在盛京,是因为规矩大,姑娘家哪里能抛头露面的呢?因此只有上元节或者家族里举行一年一度的大型祭祖,才能去附近山上的尼姑庵,或者是坐在轿子里去归元寺上柱香,还个愿。
如今到了雁门,该有的规矩还是有,可是渐渐的也不那么在意了。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又没了下人伺候,一些送饭传话的活儿,便渐渐落到了几个少爷和姑娘的身上。
雁门关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城镇,外面连着天庸关,朝西北而去几百里,便是滚滚黄沙了。可雁门本身却还是山清天蓝的。如果不是在战时,这里便成为了东西客商来往的聚集地。特别是那条从雁门出发,经过凉州,通顺,最后达到盛京的路,已经被古时候的骆驼商客走上了千万回了。
一开始,是将西域的波斯地毯运回来,渐渐的,又把江南的茶叶、丝绸、布匹一捆捆地运出去。渐渐的,雁门倒是兴旺了起来。客商多了,客栈、酒楼、车马行甚至是秦楼楚馆都鳞次栉比。后来有懂行的商人,将江南的绣娘招到了雁门落脚,渐渐发展出来了一批江南造织坊。
霍定姚手里提着个篮子,和二姑娘霍庄莲正略为急促地走在巷子上。
路过一家张记的芝麻糖麻花的时候,霍庄莲的步子一下就磨蹭了起来,眼神滴溜溜朝那处还冒着丝丝热气的扭丝麻花上面打转。她不由得舔舔嘴唇,又睁着圆圆的眼睛眼巴巴地瞅自个儿的妹妹。
霍定姚忍不住扯了她一下:“二姐姐,大街上可不能做舔嘴儿的动作。若是被二伯娘瞧见了,可得数落金姨娘了。”
只是看着那双可怜兮兮的眼神,到底绷不住笑了,前后瞧了瞧,偏头趴过去附耳:“我们先去换绣品。换了咱们就匀几文出来称几颗,可好?”
霍庄莲连忙点点头。恋恋不舍又回头瞅了一眼,然后拉着霍定姚飞快朝前走。
马记绣庄其实离霍家不远,穿过三条街,朝东拐个弯便到了。不过大奶奶邢氏出门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快去快回。因为这其中一条街的街尾便是那些吹拉弹唱、风花雪月之地。
邢氏说得含含糊糊,只一而再再而三下了死命令,起先霍定姚还不太明白,后来倒是恍然大悟了,继而失笑。不说那地方离得远,她们根本不会朝那条道儿上去;这大白天的,街上都是寻常百姓,哪里有邢氏想得那么风声鹤唳的?
——好像这雁门的人个个都不出门似的。
她不由得想起第一次独自出门给霍大爷送饭,邢氏无论如何也不同意这茬,好说歹说之下,同意了二房的庄莲一块儿,顺道也给霍二爷送吃食,邢氏这才放了心。
她顺手拿了一根棍子别在腰间:“若女儿遇上了登徒子,定是要打得他满地找牙。”
邢氏吃惊地瞪她,虽然她是担心孩子的安危,不过一个姑娘家拿根棍子在手里,这……这……像什么话呀!
她有心训斥霍定姚几句,后者早就提了篮子飞快溜走了去。
今天是每个月交工的日子,她们来得不算早,马记绣庄里已经是挤了人,大多都是些媳妇子或者姑娘,也有一些小丫头打扮的模样。
马记绣庄收的绣品分两种:一种是月初就放出来的花样子,用什么底料,什么丝线,什么针法,还有什么时候交货,都是有相当严格的要求的。这样的一般都是大件,比如枕头套儿、褥子套儿、或者是些扇子、桌上小屏风的面子等等,一般能接这样活儿的,都是绣庄长期合作的了,对这些各家的绣娘的绣工也算是知根知底,不会坏了主家的事。
还有一类就属于散品了。这样的多半是些小玩意儿,比如走西闯东的商客给家里的女眷捎带些这边的手信,或者是卖给中等人家的挂件,也有人采买了一批成品送到更远的西域大月国去售卖的。
霍定姚这次拿来的,就是后者。原本三姑娘霍荣菡的绣艺在她们之中是数一数二,甚至连马记绣庄也赞不绝口,想以高价收买。只是让她勉强做了一次二次,第三次她便甩手不干,说是蜡烛熏伤了眼睛,瞧了大夫又拿白布裹了眼,躺在了床上,险些耽误了事儿,后来还是翁姨娘接了活计,勉强延迟了两天交了差,累得邢氏上门赔了好些不是。
这些不提也罢,霍定姚撇嘴。她左右瞧了瞧,翁姨娘的针线也不差,这次又是一副富贵牡丹图,她一定有信心买出一个好价钱的。
绣庄迎面上来一个伙计,见到霍定姚立在柜台前面,伸出身子露出一脸笑:“我的小姑奶奶,你怎么又来了?你瞧瞧今天怎么多人,里面的婆子都看不过来的,——要不你们赶明儿过来?”
霍定姚白了他一眼,伸出手:“上次你欠我八哥哥十五文钱,什么时候还!”
那伙计讪讪一笑,“我这不逗个乐子么,你这小姑娘也要计较。我跟你们家轩哥儿是什么感情,那可是一起上过山打过野猪的,若他知道你这样紧追着我不放,可该让你哥伤心了。”
霍定姚依旧伸着手。她才懒得听这些呢。这马小六其实是个不错的,就住在霍家斜街头,经常帮霍家兄弟打些野味回来。什么兔子啊,獐子啊,后来还听说过和霍荣轩跑出去打了野猪,手上划了一道伤回来,可是让妫氏哭了好几场。
马小六见霍定姚不为所动,立马换了一副讨好的样子。他一把拉过人,朝左边努努嘴。
霍定姚咦了一声,眼睛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