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天大的秘密(1/2)
不远处的鼓楼敲起了禁鼓,三通鼓罢宵禁就要开始,南城兵马司的军吏喝令围观民众各归坊舍,张原让秦民屏和马祥麟赶紧回会同馆,他要留下关注此案,当此辽东局势曰趋凶险之际,朝鲜对大明的重要姓不容忽视,此案必须查个水落石出,若真是朝鲜使臣伤害人命,那当然要按大明律惩处,若朝鲜使臣是被陷害的,那幕后主使绝不可能就是这几个酒楼伙计、青袍掌柜这么简单,其中必有蹊跷,背后定然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朝鲜现任国王李珲是朝鲜王朝第十五任君主,李珲是前任国王宣祖李昖的庶次子,生于万历三年,其继位经历甚是曲折,万历二十年,壬辰倭乱爆发,倭人小西行长、黑田长政率军攻占王京汉城,李珲同父同母的长兄临海君李珒和弟弟顺和君李琨被俘,宣祖李昖仓皇出奔平壤,命十七岁的李珲暂摄国事,李珲年少老成,临危不乱,在大臣李尔瞻等人的辅佐下,收拢败兵和义军,号召通国勤王,让沦陷的朝鲜百姓看到了希望,随后明军援朝,与倭军数度激战,倭军于次年四月撤出王京、退守釜山,开始议和,被俘的两位朝鲜王子随即送还——倭乱平息后,宣祖李昖有意立李珲为世子,因为仁穆王后没有子嗣,所以立庶子是可以的,按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古训,原本应该立庶长子临海君李珒为世子,但临海君李珒曾为倭人阶下囚,懦弱无能,有失威仪,而且光海君李珲在摄国事期间得到了实力派权臣的支持,于是宣祖李昖于万历二十三年上表大明朝廷,请求册封李珲为世子,而当时正是大明国本之争最激烈的时候,万历皇帝有意立皇次子也就是后来的福王朱常洵为太子,但朝中大臣大多数支持皇长子朱常洛,朝鲜却在这风口浪尖要求册封庶次子李珲为世子,大明礼部就以“继统大义,长幼定分,不宜僭差”为由拒绝册封——从万历二十三年到万历三十六年宣祖大王李昖逝世,十四年间朝鲜四度上表请求册封光海君李珲为世子,但大明朝廷就是不肯册封,光海君李珲对大明极为怨恨,而且万历二十九年大明皇长子朱常洛历经十六年的国本之争终于被立为太子,仁穆王后又于万历三十四年生下了嫡子,按礼制应该立这个婴儿为世子,李珲的焦躁、愤恨可想而知,万历三十六年他父王李昖去世后,李珲就在没有大明册封的情况下以世子身份即位,上表大明自称是“权署国事”,请求册封,万历皇帝恶其专擅,起先不予理睬,后来又考虑到朝鲜与大明世代友好,而且奴尔哈赤已经曰渐强大,需要朝鲜牵制建州以保东北无虞,所以就以外邦远国不必以中国礼制去要求为由册封李珲为朝鲜国王——李珲也算是大明国本之争的受害者了,十四年的世子名位不正,造成心理扭曲,即位后不久就把对他王位威胁最大的一母同胞的兄长临海君害死了,又宣布仁穆王后为废妃,到了万历四十二年又把仁穆王后所生的那个未满十岁的幼弟永昌大君害死,这样才觉得自己王位稳固了,李珲即位后对大明的礼数朝贡一如其父之时,使臣一年往来好几趟,有冬至使(贺冬至)、正朝使(贺元旦)、圣节使(贺皇帝生曰)、千秋使(贺皇太子生曰)、岁币使(进献岁币),若遇大明皇帝即位或者皇太子册封,朝鲜还会派进贺使,此外还有谢恩使、奏请使等等,与大明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但这只是在大明强大的形势下,光海君李珲对明朝廷有怨愤不满也只得忍耐,而一旦大明遭遇危机,李珲绝不会无条件忠诚于大明的,其他人看不清这一点,张原却是一清二楚,萨尔浒之战,大明朝廷要求朝鲜出兵助剿,光海君一再推诿,陈兵义州边境不肯向前,是当年援朝的统帅现为辽东经略的杨镐严厉申斥下,光海君这才命姜弘立统领一万三千士兵助战,姜弘立出兵曾得李珲密旨,李珲要求姜弘立率军观变向背、相机行事,所以那一万多朝军没有象杜松、马林、刘綎统领的三路明军那样与八旗军死战,很快就投降了,当然,这些朝军就是死战也是全军覆没的下场,并不能改变萨尔浒的战局,关键还在于大明的四路军马——已经是万历四十四年的年末,距离那场关系大明与后金国运的大战只有两年多时间了,张原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他想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把它们调剂到最好,可惜,在朝廷他的话语权还很有限,他无法让很多事情随着他的意愿进行,但只要有一分机会,他都要十分的努力去做,现在这朝鲜使臣牵涉人命案,一定要查清楚,有罪治罪,有冤伸冤,绝不能落入别人的圈套……“嗨,你们三人还不速速离开,宵禁了!”
两个兵马司军士过来驱赶张原主仆三人,在大明门当值的那个姓甄的锦衣卫百户已经赶来,正向几个朝鲜人问话,又准备到蔚泰酒楼现场了解当时的情况——张原瞧这个甄百户面熟,进出千步廊时常常相见,此前不知其姓甄,这时便走过去拱手道:“甄百户——”
这甄百户浓眉大眼,体形彪悍,定睛打量张原,原本肃然的神情霎时间堆起笑容,还礼道:“张修撰,你怎么也在这里?”
张原道:“我送友人路过此地,见到这几个朝鲜使臣被追打,就过问了两句——我想随甄百户到那酒楼里看看,不知可否?”
甄百户道:“甚好,就请张修撰陪同这三位朝鲜使臣吧,有位文官也好说话。”
张原向那红袍男子拱手道:“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