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调研关中水利(1/3)
关中地区之所以沃野千里农业发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有丰富的水源,有了黄河的有效灌溉,这里的农业就可以摆脱靠天吃饭的不利局面,当然农业能得到有效灌溉还得益于在先前修建的各种水利工程,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北抵北山,南达秦岭,面积约34000多平方公里。由于黄河最大支流渭水自西向东流经全境,所以又称渭河平原。它由黄土沉积而成,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无霜期较长,180—200天,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降雨量较少,多年平均在500—700毫米间,又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特别是春播的需要。为了发展关中农业,必须发展水利,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相继在这里凿成郑国渠、白渠、成国渠等一批重要的灌溉工程。
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是战国末年秦国穿凿的郑国渠。当时所以要兴建这一工程,除上面所说的自然条件因素外,另一个因素是政治军事的需要。
战国时,我国历史朝着建立统一国家的方向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以自己为中心,统一全国。兼并战争十分剧烈。关中是秦国的基地,它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以便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需要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以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这一年是秦王嬴政元年。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嬴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
郑国渠是以泾水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农田的水利工程。它的渠首工程,东起中山,西到瓠[hu胡]口。中山、瓠口后来分别称为仲山、谷口,都在泾县西北,隔着泾水,东西向望。它是一座有坝引水工程,全长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底宽尚有100多米。顶宽1—20米不等,高六米,当年这一工程是非常宏伟的。
关于郑国渠的渠道,它位于北山南麓。在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白水等县二级阶地的最高位置上,由西向东,比降为0.64/00,沿线与冶峪、清峪、浊峪、沮漆(今石川河)等水相交。将干渠布置在平原北缘较高的位置上,便于穿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农田。可见当时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测量的水平也已很高了。不过泾水是著名的多沙河流,古代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的说法,当代实测,为171公斤/立方米,郑国渠以多沙的泾水为水源,这样的比降又嫌偏小。比降小,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积,渠道易被堵塞。
渠建成后,经济、政治效益显著,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xi戏]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一钟为六石四斗,比当时黄河中游一般亩产一石半,要高许多倍。
西汉定都长安,关中是京师官吏、军队、百姓等以粮食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主要供给地。西汉重视开拓西北边疆,关中又是拓边的基地,肩负着提供粮秣的重任。因此,西汉一代,特别是汉武帝在位期间(公元前140—前87年),为了满足各方面对粮秣等的需求,除凿漕渠,从东方运粮入关外,更主要的是在关中增建灌溉工程,以扩大水浇地面积,增加当地的粮食产量。这就在关中形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兴建水利的高潮,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穿凿了龙首渠、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大批农田水利工程。
西汉关中灌渠的穿凿,以龙首渠为较早,约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间(公元前122—前111年)。当时有一位名叫庄熊罴的人,向皇帝上书,反映临晋(今大荔一带)人民的要求,希望开一条渠道,引洛水灌溉重泉(今蒲城东南)以东10000多顷盐碱地。武帝采纳这一意见,发兵卒万余人担任凿渠任务。他们自征县(治所在今澄城县西南)向南开渠,到商颜山(今铁镰山)麓,由于土质疏松,穿凿的明渠渠岸极易崩塌,改用井渠结构。井渠由地下渠道和竖井两部分组成。前者为行水路线,后者便于挖渠时人员上下、出土和采光。最深的竖井达40多丈。由于凿渠时挖出许多骨骼化石,当作龙骨,所以称为龙首渠。渠道挖通后,由于解决不了塌方问题,溉田效果并不显著。但却创造了先进的井渠技术。
六辅渠是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由左内史倪宽主持兴建。规模不大,为六条辅助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