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宋神医》

千千看书网(77ks.xyz)

首页 >> 大宋神医 () >> 第一章 汴京繁华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xyz/34231/

第一章 汴京繁华(2/2)

>

这些人贬出汴京在百官的预料之中,但是赵祯提拔起来的人,却让很多人琢磨不透了。

官家赵祯在将朝廷五位执宰罢免贬出汴京之后,提拔张士逊为宰相,李迪和王随为参知政事,王德用为枢密使,李谘为枢密副使。

官家提拔张士逊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对张士逊拜相,在朝廷百官意料之中。

张士逊是谁啊!他可是官家当太子时候的老师,而且四年前就已经拜相,后来因为反对刘太后学武后而被罢相,这次复出在百官意料之中。

但是两个参知政事李迪和王随,就出乎百官的意料了。

参知政事这个职位,是北宋独创的官位,说白了就是副宰相,替宰相分忧,分薄宰相权利的位置。

而王随,是朝廷百官之中,少有的亲近佛家的官员,名声不显,每日吃斋念佛,和百官很少来往,这么一个人居然坐上参知政事的位置,不免让百官开始揣摩,是不是陈希亮打击佛家那些动作,让赵祯觉得很不爽,现在提拔王随牵制朝中那些尊道抑佛的势头了。

而李迪,百官以为这次五位执宰中的枢密使,才是这个热血老头的最佳位置,毕竟李迪精通军事,又带过兵,而且有名的刚正不阿,曾经在真宗时候,将真宗权臣丁谓拉下相位,是个了不起的热血老头,谁知道竟然成为参知政事,官家的想法,使得百官再次琢磨起来。

枢密院是掌管北宋军权的衙门,而让李谘这个老头任职枢密副使,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李谘可是朝廷有名的财政大臣,曾经权过三司使,掌管全国财政,管理经济那是一把好手,可是管理军事,未免有些错位啊!

至于王德用签书枢密院事,更是让百官心中战战兢兢的。

王德用是宋初名将王超之子,乃是军中大将,镇守宋辽边境,屡建战功,在大辽有黑脸相公的美誉。

王德用签书枢密院事,绝对是人尽其材,可是太祖老人家可是有严令,不许掌权将军出任枢密使,官家这番动作,可是有违太祖的祖训啊!

而拥护赵祯有大公的晏殊、宋绶、韩琦等人,虽然都官升的不小,但是和他们的功绩比起来,却都相差很远。

看着朝廷上的变化,百官心中更是疑惑。

坐在龙椅上的赵祯,看着下面文武百官忐忑猜测的样子,心中暗笑,他这番动作,只是暂时稳定朝中局势,让太后走后的影响迅速平稳下来,然后再慢慢调整,如今百官忐忑起来,更和他的心意。

龙椅上的赵祯,对身边宠信的内侍阎文应招招手,让他宣读拟好的圣旨。

阎文应看到赵祯的手势,意会的从背后拿出圣旨,大声宣读起来。

圣旨的意思很简单,党项首领赵德明,坚持在每年宋朝的重大节日时派遣使臣向宋朝纳贡,而刘太后升天的时候,赵德明也派使者带着礼物朝见了赵祯,官家对赵德明的恭顺十分赞赏,所以册封赵德明为夏国王,并允许赵德明的车马、服饰、旗帜等只比赵祯低一等,还增加赵德明食邑一千户,并派已经晋升枢密直学士的贾昌朝出使西夏。

听到这个旨意,朝廷百官没有一个人反对,虽然想眉山县令葛大人和眉山主簿李兴这些没有到过汴京的官员不知道,但是汴京百官人人都清楚,养西夏为虎,牵制大辽,是太祖留下的秘诏,所以这些年历代宋皇一直在贯彻这个秘诏,扶持西夏的同时,还有西夏有着秘密往来。

而贾昌朝出使西夏的任务,除了颁旨之外,还有走私一些茶、盐、瓷器、丝绸等物品,然后从西夏换回一些战马,这时历代出使西夏官员的惯例。

就在贾昌朝出列领旨之后,这是欧阳修通报后来到了皇仪殿。

一看到欧阳修,赵祯俊秀的面孔马上阴沉了下来,火山即将爆发。


状态提示: 第一章 汴京繁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