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铸剑坊(1/2)
张家铸剑坊里,“当、当、当、当……”的声音一声连着一声,张承贤和他的儿子张思全非常有节奏地连续用铁锤敲击着铁件,火星四溅。
一块烧得通红的铁件就这么被他们一锤接着一锤地敲扁,敲长,然后折叠,再敲扁,敲长。
他们的敲击动作重复而枯燥,但他们的神情专注而投入,每一次地敲击,都好像是预定好了步奏和落点的乐音一样,让人惊叹。
开始的时候,张承贤还注意到了庞士元等人的存在,会给他们讲解一下铸剑的要点,接着就浑然忘我的投入了工作。
庞士元等人丝毫没有被忽略的不满,反而为这古老而新奇的技艺完全吸引。
庞士元沉迷于武侠,自然曾用心了解过冷兵器,但亲眼见证一把剑的形成,还是第一次。
看着铁件一点点地被敲打成剑,这才明白什么是千锤百炼,也越发坚定了要把张家铸剑作坊搬到来凤镇的想法。
随着武功的不断提高,庞士元对冷兵器的信心越来越强,对**的敬畏也就随之降低。
他甚至觉得,武功如果真能达到先天境界,**真的不足惧!
有了这种想法,他就希望能够拥有一间属于他自己的兵工厂。
哪怕这兵工厂其实只是一个简陋的打铁作坊,那也是属于他自己的打铁作坊。
至少武馆的兵器,就再也不会受制于人。
原本他的这个想法并不迫切,也只是偶尔在心中一闪,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他现在并没有什么敌人,而冷兵器想买也总能买到。
恰在此时,张思武的求救电话打了过来,说他叔叔的铸剑坊被人觊觎,也就让他有了付诸现实的念头。
于是他就带着千秋、纪少鹏、伍灵英一起来到了剑泉市。
张家铸剑坊是张思武叔叔张承贤的私人铸剑作坊,也是他的命根子。
当剑泉市的很多人都开始引进全新的铸剑工艺,方便而快捷地大量打造冷兵器,并赚了大钱的时候,张承贤不为所动,依然坚持着老传统的铸剑方式。
当剑泉市的不少铸剑师凭借宣传和包装,成为全国都有名的铸剑大师,并名利双收的时候,张承贤依然窝在自家的铸剑作坊里,默默地挥舞着手中的铁锤。
有技艺,不表示就有钱途。这一点在张承贤的身上表现无疑。
因为看不惯铸剑厂名大于实,一切向利益看起的所作所为,张承贤退出了铸剑厂,自己建造了这个铸剑作坊。
为此,张承贤投入了他全部的积蓄。
可是张承贤虽然有好的铸剑技术,但却没有做生意的头脑,结果他的作品根本就卖不出去。
就算偶尔有卖出去的,也赚不了几个钱。
没有品牌效应,一把剑再好也卖不上价钱。
这个世界真正识货的,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人看的还是名气,买的同样是名气。
口口相传的那点名声,又怎么能和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相比,张承贤的坚持就这么被红尘淹没。
要不是张承贤的侄子张思武正好动了心思做起了冷兵器生意,张承贤的铸剑作坊几乎就要维持不下。
有了张思武的帮助和推广,张承贤终于站稳了脚跟,他的名声开始传播开来,成为了剑泉市第一流的铸剑大师。
可好不容易积攒了一些名声,却又引来了不怀好意的人。
当然,这不怀好意的人都是打着光明正大的是理由。比如注资扩大生产,比如技术保护,比如人尽其用,不能遗贤民间。
其实说穿了,就一个目的,垄断技术、资源、人才和市场。
张承贤当年能毅然离开铸剑厂,如今自然不会再回去。但他一个平头百姓根本顶不住来自四方的压力,于是只能求助于张思武。
而张思武虽然说有一些关系,但这些关系在利害攸关的时候就变得不怎么靠谱,最后就求助于庞士元。
铁件回炉加热,张承贤这才时间和庞士元说话。
只是张承贤一说话,就奔着技术去,根本没有把他自己当前的困境当一回事:“庞馆主,你带过来的水,我初步试验了一下,还算满意。只是想要确定淬火的最终效果,还得多番试验才成。庞馆主如果没事,可以自己到外面先走走,我这里恐怕还需一些时间。”
张承贤的话,几乎就是说:“我这里很忙,你们没事就先一边玩去,别来打扰我。”
庞士元早就被张思武打过预防针,对于张承贤的态度并不在意,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人才。
“那我就不打扰张叔,敬候您的好消息!”
一行人走出了铸剑作坊,张思武这才苦笑地对庞士元道:“士元,我叔就是这么一个人,不好意思啊!”
“没事。像你叔这样的人,才能铸出真正的好剑。要是八面玲珑的,又哪里有时间研究技术?你说是吧!”庞士元就笑着道。
张思武对此也很赞同:“这倒是。我叔的铸剑技术就算在剑泉市也是拔尖的。可惜,剑泉市的高端市场早就被人垄断,根本没有我叔生存的空间。更麻烦的是,最近新崛起的梦予者也开始搅局,弄得人不得安生,我才不得不向你求援。打扰士元你修练,实在不好意思。”
庞士元就有些不高兴:“老张,你要是再这么客气,我可就真生气了。”
“好,我以后再也不说了。”张思武果然转换了话题,“士元想请我叔叔去来凤镇,真是一步妙棋。我看我叔叔的意思,好像也有些心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