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塔中乾坤(1/3)
炼妖塔表面上是没有门的,按照钟道临的想法,也不过是想循着黑水河的走向从水中进去,没想到就在他准备来个霸王投江的时候,整个炼妖塔似乎猛地晃了一晃,紧接着是从塔身射出的无数道黑芒交织而成的光柱,瞬间击中了钟道临的胸口。
令钟道临惊异的事情发生了,本以为是炼妖塔自身防御的光柱撞中自身胸口后,非但没有任何受伤的感觉,反而有股冰寒沏肺的凉感以胸口为圆心,迅速的传遍全身。
钟道临自身也被这道黑色光柱所化,仿佛被点燃般的从皮肤上窜出了无数黑色火苗,肉身就那么的从虚空消失无踪了。
炼妖塔内,一片春意荡漾。
远处烟波浩淼的翠湖之上,鱼鸥唱婉,烟水粼粼,水雾浑然一体,云蒸霞蔚,纤云弄巧,湖后山峰若隐若现,妩媚含羞,近处亭台楼阁高低错落。
珍禽异兽悠闲漫步,奇花异草姹紫嫣红,份外妖娆。
亭阁水榭旁的虚空之中黄光闪动,迷离的雾气被扭曲的空间扯碎,渐渐现出了一道快速组合肉身百骸的虚影,还没从方才的惊讶中缓过神来的钟道临刚一出现,便被眼前的所见再次深深震撼。
钟道临现在所处的地方明显是个群山簇拥下的翠谷,青山隐隐,芳草萋萋,花红似火,绿柳如烟,兰香幽远,萱草吐绿。
他万没想到在孤寂荒凉中坐落的炼妖塔内,居然会是一派清幽春色,围绕在身边的云雾细雨绞缠,缭绕而上,使人感到如披轻纱,仿若在云雾中漫步,眼外扑朔迷离的巍峨山势,似刀削斧劈,绝壁围绕,峥嵘俊秀。
身处谷底仰首上望,悬崖,峭壁,彩虹,蓝天,白云,堪称绚丽多姿,惊险俊美,令人叹为观止,俯视谷底,巨石横生,错落杂陈,更是别有风骨。
直到此时,钟道临的耳旁才响起一阵轰隆,凝神细听,竟是远方落瀑咆哮而下,从山瀑飞下的白浪汇而成谭,溢出的潭水与漫天飞洒的点点玉珠积成小溪,从地势高处朝低洼处缓缓流淌。
潺潺溪水流过钟道临脚下,油然使得他感到一阵迷茫,难道真的是绝崖尽处自有奇景,还是炼妖塔根本就跟自己想的不同?
炼妖之塔,这个让人一听就觉得是鬼蜮的地方,居然会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奇秀之地?
怀着迷惑不解的心情,钟道临穿过水榭,举步缓阶登上了一旁的楼阁,这些亭台楼阁不知道是谁建的,伸手触摸椅杆扶手,居然没有一丝累尘,虽然没有特别用油脂打磨的光滑,却也阵阵幽木清香入鼻,使人熏然泛起迷醉美感,迷惑紧张的心情也随之放下。
钟道临信步亭台水榭之上,不多时就已经逛遍了周围楼阁群,九十九处建筑不分南北,不依朝阳,完全依山谷地势高低走向而建,甚至分不清哪间是主,哪间是次。
这样不分主次的建筑风格在华夏族群中是不多见的,也让钟道临一下子没有了头绪.
从三皇五帝之后,天朝之人建房筑殿,无不依尊卑地位破土立屋,皇城讲究的是堂堂正正,从车马道至城墙,必为外方内正,御城坐北朝南,拱卫禁城的外城仍一定是方方正正,元大都,洛阳,咸阳,开封,长安等都城,莫不如此.
就算是江南水乡小镇,尽管道路崎岖,沿水的诟叻Ч倩氯曰岚逊课萁ǖ母叨正,几乎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主次之别.
这是华夏大地几千年来形成的建筑传统,即使受中华文明滋养同化的番邦异族千百年来都这样建房。
可钟道临明明发现此地楼阁布局大气而不失雅致,只是通过简单的采光,衬景,点缀,映象就能借助自然之力将景致延伸而出,有些地方甚至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完全不假人手,自然而然融入山川秀景之中,又不会破坏周围景致的和谐。
崖上若有楼阁,隐约朦朦薄雾之内,在虚无飘渺中,贝阙珠宫,琼楼玉宇,幻化成一个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迷离仙境,令人心旌摇荡,目眩神驰,惶然不知天上人间。
如此借助自然而又融入自然的建筑手法已经达到了宗匠的境界。
此地九十九处房屋如果不是碰巧,那就一定是延续了皇城的”极于九”的习惯,可对比之下却没有皇城的沉稳内蕴的磅礴气势,一下子让钟道临摸不透此地究竟是何人在居住。
为何一个人都见不到,房屋中却不见灰尘,甚至连一丝颓废之气都没有.
看着远处飞洒而下的流瀑激撞在山下深潭,潭面接触落瀑那点的水面好像沸腾的开水,白浪荡漾,激流澎湃,可那不见底的深潭依然平静不为冲击所动,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钟道临初见之下倒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凝神细想之下却不由得有悟于心,嘴角轻笑下飞身腾空窜入潭面之上,又忽然改变身形换成头下脚上,大石头江般的“扑通”一声投入深潭,激起了一朵飞溅的白花.
水波轻起,从钟道临消失潭面的一点画着圈的朝外荡漾开去,慢慢变为无形.
此时已经在寒潭水底入了定的钟道临早已抛开了一切杂念,不存一智,无有一心,手捏莲花法印,嘴角含笑,渐渐进入了大混沌的太虚之境,静静的等待着某一刻的来临.
炼妖塔内不知道是否有日月,是否有随之而来的昼夜,通过钟道临的观察,似乎这里更是某种极阳与极阴的单纯转换,阴中藏阳,真阳中又含有极阴的一点。
阳极盛则转为阴,逐渐阴阳平衡,然后又被打破,再平衡,如此循环,以宇宙最根本最简单得两极力量滋生万物涵养,生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