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奏折之争(2/2)
然语调平平地陈述一件事实,实际上便是在点出曹于汴与张凤奇的师生关系。“原来还是曹爱卿的学生!”崇祯皇帝恍然,似笑非笑地看着曹于汴。
曹于汴对王永光在皇帝面前暴出他与张凤奇的关系十分不满,愤愤地盯一眼恍如未见的王尚书,目光迎上崇祯皇帝,脸色十分坦然地道:“所谓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老臣只想着为朝庭,为皇上推举有用之才,至于他们与老夫有没有什么关系,那反倒没想过。”
王尚书冷笑一声,嗤笑道:“曹大人当真是高风亮节,却不知那固原知州张凤奇又有何过人之处,能够担当知府要职?”
曹御史大义凛然,掷地有声:“固原知州张凤奇,于天启二年便调任固原知州至今已愈六年之久,在职期间虽然未有十分突出的政绩,然则张知州任固原知州六年来,固原在西北民乱四起的时候,从未发生过任何一起乱象,由此可见,张知州能力如何。况且张知州久在固原,熟知平凉府境见人事政务,风土人情,由他来担任平凉知府一职,实乃不二之选。”
王尚书听得,顿时哑口无言,其实他对这张凤奇压根就不了解,便只能由着曹于汴自演自说,即便说岔了也没理由反驳,当下轻哼一声,眼皮子一合,似老僧入定一般,干脆不以理会。
旁边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听得曹于汴居然拿固原州内六年内无民乱来说事,不由在心底大骂曹老头无耻。谁不知道固原州乃是九边之一,三边总督衙门所在地,城内驻有重兵,城内当兵的比百姓还要多,这种情况,哪个脑子进水了的暴动份子会选固原起事?
然而,骆养性尽管了解其中的内幕,却不能当即说出来。因为他是锦衣卫的指挥使,朝庭的特务机构头子,没有皇帝的允许,锦衣卫是无权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的。
想反驳的人苦于找不着理由,肚子里装着理由的人却因为身份特殊不便张口。在这种情况下,曹于汴摆足了架式,将那平淡无奇的固原知州张凤奇说得是天花乱缀,夸得是天上少有,地上难寻。
整个养心殿内,就只得曹老头在那哇啦哇啦一通卖力演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