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第217章 皇太极的苦恼2(2/2)
掉的了。而在大明王朝的其他地区,普通年景,一般地方的粮食价格是一石米卖一两银子。末年陕西发生饥荒,一石米卖个六到十二两银子的时候,灾民走投无路,最后终于扯旗造反了。
如果说天启四年的灾荒可以称为严重的话,那么后面发生的那一次就完全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了。
天启七年五月至六月间,皇太极论执政诸大臣曰:“详查各旗所属之人孰能耕种孰不能耕种,孰有种、孰无粮……官员有受贿者,亦罪之。前因扎尔库敛民食物,已正法矣。时国中大饥,其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民中有食人肉者。彼时国中银两虽多,然无处贸易,是以银两贱而诸物昂贵。良马一,值银三百两。壮牛一,值银一百两。蟒缎一,值银一百五十两。毛青布一,其值银九两。盗贼蜂起,偷窃牛马,人相惨杀致国中大乱。
看清楚了,其一金斗粮价银八两,一石十斗那就是八十两……这种粮价,根本就是只有“吃皇粮”的才能有生路。
各位要知道的是,天启七年五月至六月间,可正是宁锦“大捷”爆发前后,后金居然要断粮了。
其后,大明国人陶醉于虚无缥缈的宁锦“大捷”中。而后金攻破了辽西走廊除了宁远、锦州、大福堡之外所有的堡垒,最重要的是,堡垒里的粮食、武器、物资全部被其占有。
当然,“核心阵地”的宁远和锦州没有被攻破,袁崇焕因此可以令人可耻地宣称,取得宁锦“大捷”。
以上这些事情说明,粮食对于关外游牧民族的重要性。而除了掠夺,马市是他们获取粮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可一旦双方爆发了战争,马市自然再无开设的道理,因为对方提高了警惕,掠夺的难度也会不断加大。
大明朝廷承诺与察哈尔部重开马市,就意味着林丹汗掌握了粮食这一利器。
林丹汗如何不会喜出望外。可令他高兴的,还不止这些。
“既然双方已经同意合作,那现在要进行的第一步,就是请林丹汗指派亲信之人,随博尔特赴大同镇,接收大明王朝馈赠的第一批物资。”
博尔特后面的这一番话更是令林丹汗有不敢置信之感。
他本来认为,双方同意合作也只是定下了基调,具体的合作内容,还是要经过反复的往来磋商,他甚至在心里已经开始考虑哪些利益是可以用来交换的,那些最为“核心”的利益……实在不行也是可以放弃的。而且他还认为,只有在自己这边做出一定的实际举动之后,大明王朝才会给些实际好处。
要知道,大明王朝切断了商路,受到影响的不仅是后金,蒙古同样也是遭受了池鱼之殃的。而且,最近几年林丹汗的势力备受后金的蚕食,某种意义上他所承受的损失程度,远比后金要大的多。
因为后金可以依靠武力,通过掠夺来弥补一部分损失,可察哈尔的林丹汗不仅无力去掠夺别人,却只能扮演“被掠夺”的可悲角色。
说实话,林丹汗之所以答应与大明的合作,无法宣之于口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觊觎大明王朝的物质援助。有了粮食,有了武器,实力就会增长,在稳定目前的态势不至再发生“离弃”事件的基础上,甚至还可以考虑“召回”某些在“那边”不太受“待见”的旧部。
大明王朝表示出的合作“诚意”不可谓不足,林丹汗也是桴鼓相应,自然也要拿出实际行动予以应和。
林丹汗派自己的儿子额哲,带领一批部众,随同博尔特前往大同镇接收大明王朝馈赠的物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