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军心民心(上)(1/2)
“琅琊军要离开许村了——”
消息一日内传遍周边四个乡二十九个村,数以万计的村民扔下手中的农活,从四面八方涌向许村大营。
半个月来,近万名琅琊军将士每天扛着农具,带上从开阳王城运回的种子,前往周边十里八乡帮助乡亲们春耕抢种,修复损毁的屋子,为乡亲们搭桥铺路,赢得无数乡亲的感激和信任,琅琊军仁义之师的威名已经传遍方圆百里。
如今,近万名琅琊军将士已经换上新式盔甲,拿起了新式武器,集中在许村大营中央的空地上,即将开赴各自的驻地。
劫后余生重返家园的许村乡亲团团围住即将告别的刘存等人,诉说自己心中的感激和不舍,得知琅琊将士决定将营垒和储存的粮食都留下然后开赴异地,乡亲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全都跪在地上伤心哭泣。
刘存扶起面前的两名村老,叮嘱村里人尽快组建自己的护村队,保留现有营垒并维护好,乡亲们住在里面能放心些。
话音刚落,两名村老再次跪下,抱住刘存的腿嚎啕大哭,赶来送行的成千上万父老乡亲黑压压跪倒一片,一时间哭声震天,呼唤不绝,弄得刘存和麾下近万将士双眼潮红,不得不狠下心快速出发。
中平三年二月下旬,刘存进入清扫一新的费县,面对麾下两万将士和本地三万民众的夹道欢迎,郑重宣布琅琊国君刘玺“保境安民、休养生息”的谕令,顿时引发全城内外五万军民经久不息的欢呼。
自此,重新并入琅琊国的费县,正式成为琅琊军合法的戍守区域,成为琅琊王国不可失去的西部屏障,同时也是琅琊军最为重要的三个前沿基地之一。
刘存计划用两年时间,拓宽穿过蒙山腹地直达蒙阴城的一百二十里小道,将费县和蒙阴城建设成为城阳郡和琅琊国稳固的西部屏障。
重新回归的费县作为琅琊国君刘玺的食邑,不归城阳郡太守刘存管辖,但是国君刘玺经过此次战争危机,终于看清了天下大势,彻底明白自己的现状和能力,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安全,果断把费县的防务、政务和税收等等,全部托付给知恩图报忠心耿耿的刘存,托付给英勇善战深得民心的琅琊军。
为了更好地保护琅琊国的安全和自身利益,国君刘玺在密会刘存和王杞之后,任命王杞为琅琊国中尉,要求王杞重整琅琊国军队,肩负起保卫王国一城六县的重任。
刚开始,王杞很不愿意离开刘存,不愿意离开倾注他无数心血的琅琊军,但听完刘存的话,听完国君刘玺的承诺,他终于放下所有顾虑,欣然接受琅琊国君刘玺的任命,正式就任琅琊王国中尉职务,自此踏入了大汉王朝两千石品秩的高官之列!
实际上,王杞的琅琊军副帅地位无人撼动,这是刘存郑重做出的保证,王杞现在已经也明白了,守住琅琊国就等于守住刘存势力范围的南部和西南部边陲,等于将琅琊军的势力悄然扩大到琅琊南部六县,彻底与大汉王朝的战略要地徐州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奠定琅琊军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优势。
如今,王杞和副将颜慎已经正式进驻开阳城中尉府,在国君刘玺和群臣的大力支持下重整军备,进行大刀阔斧地军事改革,他麾下一万五千军队完全可以合情合理地冠以“琅琊军”称号,这可是王杞和颜慎最为在意的大事。
刘存慷慨地给颜慎留下一千骑兵和一千五百匹战马,并通过程秉、苍慈、许慈等大批王国重臣,协助国君刘玺逐步实施经济改革,利用琅琊商会和糜氏家族的优势,促进刘玺治下一城六县的农工商百业发展,只有这样,琅琊王国才能增强自身实力,吸引更多的人口,建立起强大的军队,进而达到逐渐改良政治制度的目的。
令刘存深感遗憾的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南武阳(今山东平邑)属兖州治下,黄巾大军没走之前,兖州上到刺史桥瑁下到地方官吏,没人愿意与黄巾大军打一仗,黄巾大军撤走之后,兖州府立刻派兵进驻并疯狂地加固城池。
刘存为了保持与兖州刺史桥瑁的和睦关系,为了将来的合作也为了隐藏自己的实力和野心,只能忍痛放弃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南武阳,为表示自己的善意,刘存还给刺史桥瑁和泰山太守分别致信,感谢他们驱逐了黄巾使得城阳郡西南边界和琅琊国获得安宁。
可没了南武阳,战略纵深缩短近半的刘存不得不加大力度经营费县,不惜留下琅琊军的三千老步卒、两千弓弩兵和一千骑兵长期镇守,并拿出巨额资金,为留在费县为这六千老兄弟开垦十五万亩田地,在县城东北和西南各十里的小河旁选定优势地形,建起两座坚固的营垒以安置六千老兄弟的家人。
直到三月下旬,王杞和颜慎才完成琅琊王国的军事整顿,建立起一支朝气蓬勃的全新军队,两人巡视完下辖各县的防务,立刻赶往西面的费县,拜谢为他们镇守边境一个半月的主公刘存,接管费县防务。
刘存将瘦了一圈的王杞和颜慎带上城墙的西南角,俯瞰前方宽阔的平原和两侧延绵起伏的群山,然后跺跺脚指着斑驳的黄土城墙说道:
“城墙早该修了,哪怕不加厚加高,也要贴上砖、铺上三合土,但是农忙季节缺少人手没修成,更不敢奢望修建外围的一圈新式城墙,只能交给你们俩来办了,届时我会让子毅先生的弟子们过来帮忙,他们都是筑城高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