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搜捕和丰收(一更)(2/3)
齐拉住他的胳膊:“兄弟别冲动过,要记得这不是你家王都。而是在汉人的首都核心区。”“多谢提醒,下次一定注意。”卫右渠按下心头的怒火,冷静下来对赵婴齐非常感激。距离他们不远处几十个南军士兵手持长弓长矛虎视眈眈。稍有大动作箭矢就招呼过来,所以没有人敢在工地附近捣乱。。…。
东瓯王太子驺望,蹲在大坑一侧看坑底的民夫们挖土,汉人的建筑风格说好听是粗狂大气,不好听的就是简单粗暴。
动辄搞出厚度超过十几米,城墙上可以驾驶两架马车并驾齐驱的怪物。整个长安城看上去就是四四方方垒积木似的造型,可以不惜成本造出6.9平方公里的长乐宫殿群,未央宫与长乐宫叠加起来快赶得上未完工的阿房宫。由此可见秦汉两朝的皇帝都有着类似的粗暴想法。
大即是好,高即是美,黑红相间即是色彩艳丽,宽阔空旷即是威武雄壮。
汉人的宫殿动辄数丈高的华丽穹顶。堂皇大气的同时也显示出粗犷的风格。简单勾勒的图腾四神兽,尤其是红底黑纹的龙图腾,看时间久了让他们渐渐习惯大气磅礴的装饰风格。
“听说了没,太学院要造成汉家第一学府。”
“第一学府是啥?汉家还不是就这家。”…。
“以前是,以后就不是了,说不定太学越建越多。”
卫右渠侧耳倾听着,又努力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样子,他努力的探听者汉家的一举一动寄希望得到有效的信息。但是和刚来到长安城市不同的是,他的心态悄然发生变化。。…。
汉家的富饶震惊了他。使得啊原本坚决的反汉意志开始动摇,他本就不是铁杆的亲匈奴人士,只是躲在他父亲卫蒙的身影下做个小小的暗间,没有专业训练纯粹以个人理想为支撑。
另三个王太子神情复杂,他们很想探究汉家的实力,每次看到的总像是在云山雾罩看不到半点真切感觉。
恰逢五月赶上第一茬粟米夏收,关中的农民忙着收割庄稼,春粟米需要140天成熟,夏粟米则只需要110天成熟,两季不可连种,必须换上大豆来养地。
放眼望去。观众沃野千里间,数百万百姓忙着收割夏级的粮食。
天子的銮驾来到长安城外,百官随行车马数千护卫如林,皇帝亲口说要看看今年的粮食行情。
入夏的长安城像个蒸笼,天气酷热难耐,穿着官袍的公卿们一个个汗流浃背,碍于礼仪规制不敢用手煽风,唯有天子身旁有两个内侍拿着小扇子驱赶热气。
即使这样也于事无补,天子刚从朝会上走下来,身上穿着沉重的黑色冕服,很难被丝丝凉风吹透。。…。
三公九卿们伸长了脖子,等待头茬粟米的收割具体情况,几千名南军士兵把整块阡陌围住。
中小官僚所在队伍的后面,悄悄擦掉头上的汗水道:“你说能收多少斤粮食?我觉得的是四石五斗。”
“你高估了。四石就差不多了。”
“要我说至少多一石,四石一斗。”
官僚们你一言我一语胡乱瞎猜,汉一石折合60市斤,四石为240市斤,汉一大亩折合0.6915市亩,按照市亩的标准是亩产345斤,放在汉初绝对是顶好的良田产量。
“看看秤砣上的数字有没有作假,五石二斗!一亩田产粮五石二斗!”高亢的声音像公鸡打鸣似的。
“我这里是五石二斗五升!”
“我这儿是五石三斗!”
“五石四斗!”
计算粮食产量的秤砣前响亮的报喜声此起彼伏,百官公卿瞪大眼睛生怕自己看花了眼,那神情仿佛见了鬼似的。
亩产五石粮食。不算特别夸张的数据,长安城附近最好的水田,有过亩产八石五斗的记录,可那也仅仅是极少数堪称神穗的粟米。。…。
窦婴凝重的面庞四下打望,眼前的田地分明是一块旱田,全靠头顶的竹筒水道提供水源,要说一块旱田变成水浇地不过二年,就能种出河边良田的亩产量,恐怕在场的人没几个会相信。
三老共喜捧着粟米穗,激动地说道:“陛下!这是今年新产的粟米,您看每一穗籽粒饱满。”
刘彻捧着看了会儿大加赞赏,其实他根本不懂农政,军事、经济、法律的学习课程排的很紧密,朝堂上的政务也是尽量往外推。
初步统计数据经过分类,把所有带壳的粟米按照去壳标准的最高要求扣除,折合为每亩产粮五石二斗七升。
这数字是放在平阳侯府2300顷良田得到的平均数,单指算这一项就增加了粮食20万石,增加粮食产量占据总量的四分之一强。
一地粮食增加了四分之一,倘若代入全国全部增产四分之一,粮食产量将提升到多么可怕的数字。…。
官僚们沸腾了。
他们看到一条康庄大道,前一刻意兴阑珊的百官动了起来,放在物资匮乏的汉家,粮食暴增堪称轰动性的特大消息。。…。
刘彻才不管官僚们面上的神采变换,招人来问道:“你说这是肥料养地的提供营养的作用?”
“没错!老朽敢一项上人头担保,绝无半句欺君之词!全赖我家君侯的悉心指导才有今天的大好收成。”共喜心情激荡地说道。
大农令窦婴瞥了眼暗自长叹。本应该属于他管辖的领域面临少府的侵袭,偏偏一切都发生在平阳侯府自家田庄之下,连大农令也不能管到他们。
丞相许昌的神色复杂,他终究没办法限制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