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我的同学是世界遗产》

千千看书网(77ks.xyz)

首页 >> 我的同学是世界遗产 () >> 完本感言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xyz/251582/

完本感言(1/2)

第一次写完本感言,超激动!/p

先写感谢。感谢所有所有所有读者的支持!/p

感谢“书友”,感谢这位朋友每天的推荐票,以及一直以来的追读,以及给角色点的所有小红心,衷心感谢!说来惭愧,有一段时间过于怀疑人生,半夜躺在床上,直到看到大佬的推荐票才觉得生活好像还是有些希望的。/p

感谢“乐师七最强英灵阿斯托尔福”和“海潮喑哑”两位大佬的月票,萌新第一次收到月票真的激动哭了!/p

感谢“可乐甜不过冰酒”的好多好多的推荐票、订阅以及评论,谢谢大佬的鼓励!/p

感谢“你可爱掉了一地”一直以来的留言鼓励,感谢这位朋友,第一个让我知道,这本书真的有人在看。/p

感谢讨论区、“本章说”里所有留下留言、提出建议的大佬,感谢所有投过推荐票的大佬,感谢所有收藏订阅的读者,真的感谢!/p

*/p

然后是很长很长很长的心路历程。/p

这其实是一本参加征文的作品,我愿意把它称之为“命题作文”。征文主题是“创意活化及传承世界遗产”,所以才会有这样的题目。/p

其实这个脑洞最初的想法是文物拟人,主角的名字就是那时候想的,而灵感来源主要是,古文字学期末考试的时候我是真希望我自己是司母戊鼎(现在可能得叫后母戊鼎了)啊!/p

但当时看到这个征文,想了想,改变了一下之前的脑洞,写成了世界遗产拟人。(主要是之前的文物拟人除了“穆华夏”这个名字以外,什么都没成形......)/p

这个故事最初的框架是想写成世界遗产的故事的,在我最初的设想里,是通过翻阅遗址发掘报告,尽可能去还原一个当时的原貌。(大约就是,这处世界遗产是怎么来的。)/p

老师说考古的一个逆向的学科,我们通过出土的遗迹遗物,去还原一个当时人的故事。/p

很浪漫,真的很浪漫。/p

但很可惜的是,我没有做到。/p

我到最后也没写元上都,没写丽江古城,没写皖南古村落等古城村落,因为其实我到现在也没想好如何去写一座城的故事。/p

这个故事大约还没有结束吧,如果还有下一届征文的话我还能接着写!(哈哈,开玩笑)/p

但真的有很多世界遗产,我想不出如何构建一个故事,甚至包括故宫。/p

故宫其实很容易的,但我不想写皇家,不想写帝王将相,这本书唯一坚持到最后的初衷是,我只想写某一个个体在当时历史大背景下可能的遭遇。/p

如果翻翻正史就能找到,那这个故事也便无须我再赘述了。/p

简介里那个怀揣唐写本的学长是敦煌,我对于敦煌其实有构想出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于老师尚未发表的一些研究,所以我放弃了这个故事。/p

还有兵马俑。怎么说呢?几个月前看到兵马俑摄影师的热搜,点进去看到那位摄影师说“拍陶俑就像在拍人像,看着他的眼睛仿佛能感受到他的呼吸”,那时候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我无论怎么写都比不过这句话了,这实在是太浪漫太温柔的一句话了。/p

我其实一度有些想不明白我写这些故事的意义何在,以及,我好像真的有些跑题了。/p

我不知道如何将我构想的那些可能存在的故事与真实的世界遗产结合在一起,但我现在想明白了,所以不妨在这里说一说。/p

我所要写的,不是世界遗产的历史,而是世界遗产所蕴藏的精神,至少,是我所认为的他们所蕴藏的精神。/p

“长城长”就不必说了,这是我脑子最清楚的一个故事,我想要歌颂筑起长城的劳苦大众,以及真正拱卫边疆的战士,非常群众史观的想法。年少轻狂的时候我真的曾认为是英雄创作了时代,感谢考古吧,让我真正意识到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的重要性。王慎中诗说“万人膏血涂原草,恩宠都归霍冠军。”读来真的心痛,“万人膏血”,如果他们死得其所,那么也该生前得赏、身后有名。/p

到了“济世书”其实就有些偏离初衷了,但好在最终也落在了“人”,落在了“百姓”。《淮南子》说“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但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后世,大家就执意于扩土开疆了。“济世书”还有一重,是书生,是那些未曾高中却永远心系家国命运的儒生。历史其实有许多相近的范例(说相近是因为他们高中了),南宋末年的谢枋得、郑思肖、林景熙......“来孙既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很让人心疼的故事。但是由于南宋末实在过于让人难过了,所以故事背景选在了南北宋之交。/p

“西湖水”真的是因为我那段时间太忙太累了,于是想着写些轻松惬意的东西,西湖其实有很多值得写的,想以岳飞墓展开来着,但“济世书”刚谈完家国,所以“西湖水”就说一说雷峰塔吧,说一说那些冲破或者未冲破封建束缚的爱情。/p

“三清观”最初最初是想仿效济公故事的,但我看了看南宋时期的济颠故事,发现它与我们今日的戏说好像不太一样......于是最后,我写了一种无杂质的善,如果非说这种品质与三清山或者与道教有什么必然联系,我真的没有找到,但一方面三清山是自然遗产(以我浅薄的见识,实在没想起来什么历史故事),另一方面,不论什么宗教,总是扬善的。/p


状态提示: 完本感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