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天葬6(1/2)
她说她见过那个鲁大师,这让高伦布有些嫉妒,整个身体完全都不好了,苏雪抚摸自己的脸,不可思议的看着高伦布,高伦布抬起头望着月光不看他。
蒙古包的月色朦胧,两颗心加速的跳着。高伦布开始研究蒙古包,蒙古包距今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他故意让自己的思维拓展,也省的去解释什么。
距今两千余年前,匈奴人的房屋叫穹庐或毡帐。早在唐尧虞舜夏商周的时候,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经过几千年,穹庐历经匈奴以后的回鹘、柔然、突厥、鲜卑、契丹等多个民族传承、改造,不断适应它所处的自然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社会价值选择,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及其自身逐步得到完善,更趋实用、舒适和美观。
内蒙古地区的古老建筑,尤其是寺庙建筑中山墙飞檐的中原传统建筑样式、收分墙体的西藏建筑样式,以及二者结合的形式,这些都是蒙古族人在历史上吸收和使用过的,但它们没有能够替代蒙古包成为蒙古族建筑形式的主流。
以木杆儿为主要支撑材料的蒙古包是人类早期建筑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流派:一种是中国鄂伦春人的传统建筑歇仁柱式,即尖顶、用兽皮或树皮、草叶子做苫盖。西伯利亚埃文基人的拄屋、美洲印第安人的梯比和北欧萨米人的高阿邸或拉屋等均属这一类型。另一种是蒙古包式的,即穹顶圆壁,主要用毛毡做其覆盖物。
在隔壁蒙古包里面发出惊叫声,高伦布站起来就往外面跑去,廖静很惊慌的跑出来,她长大嘴巴,身后站着顾伟,他们两个大叫着尸体,高伦布看到远处确实有尸体。
跑上去看,发现尸体的肉已经不完整了,难道是天葬,鲁大师慢慢走过来,这简直就让人惊讶,这个人根本就不是这里的,在这里被草葬,显然死去的人穿的是西藏的衣服。
男性,右手中指手指肚塞进右耳朵,使其两腿微曲,左手塞进两腿之间,脸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脸并没有被哈达遮住,这不是天葬,而是仇杀。周围是安静的,只有风吹过草之后的细微声音,白天大家在这里骑马的时候还没有发现他,现在突然出现,根据常识来讲,他死了很久了。
廖静常年写恐怖过她见不得这么恐怖的尸体,很害怕的躲在顾伟的身后。尸体下没有铺着布,这不是天葬,只是在伪装天葬。
这里嘈杂的声音引来更多的人,大家都为之惊讶,没有人知道这个西藏人是哪里来的。男子穿一种大领开右襟的氆氇长袍。穿时将衣服顶在头上,腰系一条带子,垂下去的部分使其略过膝盖,伸出头后,腰部就自然形成一个囊袋,可以放进随身带的物品。脚穿皮靴或“松巴鞋”,赤脚的也有。
这是西藏特有的服饰,鲁大师好像是在祈祷什么,他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向着天空中祷告,这更像是信佛的人会做的事情,天葬师应该见得多了。为何还会这样?
鲁大师闭上眼睛,想起来的是蒙古包里面的摆设。蒙古包的包门开向东南,既可避开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也沿袭着以日出方向为吉祥的古老传统。而帐内的中央部位,安放着高约二尺的火炉。火炉的东侧放着堆放炊具的碗橱,火炉上方的帐顶开有一个天窗。
火炉西边铺着地毡,地毡上摆放门的两侧悬挂着牧人的马鞭、弓箭、猎枪以及嚼辔之类的用具。
帐内的西侧摆放着红漆彩绘木柜,木柜的北角上敬放着佛龛和佛像,佛像前供放着香炉及祭品。
鲁大师很熟悉蒙古包的构造,他之所以联想到这个画面,是看到死者身上有着蒙古包里面的马鞭,这不会错的,是谁故意要他握住的,死去这么久的人怎么会骑马?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尹离捂住芊芊的眼睛,芊芊很好奇但是又看不到。“这里蒙古包的装饰品都还在吗?”鲁大师突然问起这句话,并且要求要到所有的蒙古包参观,结果很惊人,每一个蒙古包里面的马鞭都不见了,这不是偶然,而是有人故意这么做的。
普通的蒙古包,高约十尺至十五尺之间。包的周围用柳条交叉编成五尺高、七尺长的菱形网眼的内壁,蒙古语把它叫作“哈那”。蒙古包的大小,主要根据主人的经济状况和地位而定。普通小包只有四扇“哈那”,适于游牧,通称四合包。大包可达十二扇“哈那”。
包顶是用七尺左右的木棍,绑在包的顶部交叉架上,成为伞形支架。包顶和侧壁都覆以羊毛毡。包顶有天窗。包门向南或东南。
而这里的蒙古包并不是普通的蒙古包,没有一个符合以上特点。而是特殊的蒙古包,这让鲁大师对这里的蒙古族人们产生了怀疑,这不会是巧合。
霍昕率先走出来解释这件事情,只是没有人听他说的话,看来霍昕在这里很有辈份,地位也比较高,算是他们这里的负责人,不过有些解释太过空洞。
“这里的蒙古包是专门为我们这一群人定做的,大家没有必要怀疑,出了这种事情我们也不想,至于蒙古包里面的马鞭都在我这里,我准备重新分配呢。”
他带领大家去到他的蒙古包,在蒙古包里面果然发现许多马鞭,这让大家不免起疑心,不过其他人却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这不是他第一次这样做。
大家觉得是他太喜欢马鞭了,从没有想过其他可能。“你还真是有特殊爱好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