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风云突变(1/2)
得到莫残天获胜的捷报之后杨战天终于松了口气。
但他不知道的是真正的危机才刚开始到来。
千里之外,楚国都城皇宫之中,楚枫林正和楚国皇帝楚枫风商议要事,四下无人。
“二弟,我急诏你回国便是为了此事,你认为如何?若不答应秦国,那么秦军便会继续进攻,你以为我军能够挡得住秦军吗?”楚枫风内心十分纠结特意趁停战之机诏楚枫林回国。
楚枫林已经知道秦军的要求沉思了一会:“我军坚守城池挡住秦军不难,然而恐怕蒙古人那边就要面临灭顶之灾了,蒙古人乃是我朝前身,也不可不保,若要保蒙古届时需在草原和秦军决战,胜少败多。”
楚枫风知道自己这个二弟对局势的把握是很准确的,当年老楚黄想传位给他,他都拒绝了让老楚帝传位给楚枫风,所以楚枫风对他也是十分信任的。他竟然这么说了楚枫风心下已有所偏向。
“我朝与明朝刚签订盟约不久,此事伐明是否会。。。”楚枫风有所顾虑。
“皇兄不必担忧,秦国要我军出兵东北,蒙古人呢出兵大同,宋军出兵明朝西南,秦军出兵大明西北,四线作战明军必然力不能支,若皇兄担忧,我届时大可屯兵明朝东北按兵不动,做做样子便是,但我观之此次秦国组织四国伐明,我军可以趁机夺取明朝东北增强我朝实力。”楚枫林说道。
!!!是的没错,李问道组织了四国伐明,迫于秦军的压力宋国已经答应了,现在只要楚国一答应,那么蒙古人必然和楚国同气连枝,这事也就成了。
“好!那这事我便应予了秦国!”楚枫风拍案而起。
当各国都在准备出兵的时候明朝众人反而都在醉生梦死歌舞升平,但还是有一些情况源源不断的反馈到兵部,兵部尚书虽是唐系人马但是毫无疑问他是有能力的,不然杨战天也不会让他做这么重要的位置,但是很不巧当消息传到京城时,黄建恒正在为他的母亲守孝。
暂时接替他的工作的是兵部侍郎赵扩,赵扩这人能力也不差,他是太子杨安国的人,陆潇军的老部下了,说来也巧那两天他正好病了,只能让其他人帮忙暂代事务。
于是事情就这么拖了下来,要知道古代信息传递没有这么快,一趟来回就得十天半个月,何况他们兵部事情又多,替代黄建恒和赵扩的人职责有限,所以许多事情就拖了下来。
但所幸大明还是有能人的,东北军团陈越泽身处前线在上报兵部的同时也给陆潇军写了一封信,分析了楚军的动向很可能是志在大凌河以北,而大凌河北岸有十万明军,但是这十万明军绝然不是楚军对手。
陆潇军得知这一情况后便询问兵部,刚好赵扩重新理事,然后便发现楚蒙宋秦都有所异动,前线兵力急剧增加,故将此事告知了杨战天。
在朝堂上陆潇军认为必须以防不测,但此时朝廷能调动的兵力不多了,陆潇军不愧是名将,他认为西南方向有十万西南军团宋军战斗力不强不需要太过忧虑。
西北莫残天有十万人马,之前他数万残军便守住了星云关,那现在齐装满员的十万人马肯定能够守住星云关,最危急的反而是东北和大同一线。
大同一线蒙古人好骑射不善于攻城,所以陆潇军建议增兵大同一线既可,而他亲率大军增援东北。
然而杨镇国自请率兵增援东北,他说陆潇军是朝廷柱石不可轻动,一旦西南,西北有事还需要陆潇军坐镇,所以杨战天听了杨镇国的,给杨镇国十万大军增援东北。
莫残天接到朝廷的文书之后便开始准备坚守星云关,自从获得主动权之后他便四处巡视雁门至星云关一段的地形。
莫残天看着四周的山峰以及星云关附近的江水,若有所思。
“让人将道路两旁植被树木全部斩去用来做拒木泥土全部翻出。”莫残天无比兴奋。
又过了半个月,李问道终于率秦军来到雁门关,但兵力不多只有十三万人马加上雁门李邪云的兵马十五,十六万左右。
大同一线守军急报,蒙古军中有秦军旗帜!这一下可惊动了杨战天,原来李问道和韩新分兵,韩新率兵十万和蒙古人一起进攻大同,这下给大同一线的压力巨大,陆潇军不得不率留守的中央军团前去增援大同。
至此明廷再无机动兵力可以调配。
西南军团凭借昆仑关险要和宋军对峙,倒也是相安无事。
东北方向,杨镇国也不是无能之人,听从马定山的建议全军退守大凌河以南保存实力,凭借大凌河驻守,兵力高达二十五人,楚枫林屯兵于大凌河以北,没有轻易渡河。
莫残天坚壁清野,放弃了所有星云关外的营寨,他知道即使驻守这些营寨也坚持不了多久,反而很可能在秦军的追击下崩溃,之前李邪云兵不过三万,现在十几万秦军压过来,统帅他们的是天下第一名将李问道,莫残天也不得不慎重。
李问道走在雁门前往星云关的大路上看着道路两侧突出的黄泥,之前这些山上的草木已经不见踪影,心下有些疑惑。
“为什么此时已不见道路两侧草木?”他当即询问李邪云,毕竟李邪云在这里坐镇,之前他让李邪云做先锋兵败损兵折将,他差点没气死,在他撤回国的时候还是力排众议让李邪云坐镇雁门,就是希望他会知耻后勇,果然不久便传来李邪云战胜明军的消息,让他十分欣慰。
然而此次大败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