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张存仁的军令状(1/2)
“王爷,张先生回来了——”
随着一声呈报,张存仁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多尔衮、范文程身边,来不及寒暄,便满眼震惊地打量着眼前这条愈发壮阔的大河道:
“常言说要常怀敬畏之心,如今一看,果然是天地伟力,翻手覆雨之间,便将一条干涸了数十年大河重新变回这碧波浩荡的模样,既让人心旷神怡,又叫人不知所措啊!”
面对一回来就感慨万千的张存仁,犹自深陷在范文程那一句对他十分受用的“边兵变天下之兵”之中的多尔衮,忽然也想试试一点也不弱于范文程的他,面对这条咆哮不已的大河,又有何高见,于是一笑道:
“张公,这条大河忽然暴起,对我刚刚进入大明之境的大军无异于通途变天堑,先生可有何解吗?”
张存仁一听,顿时心知肚明,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望着大河捻须不语的范文程,当即肃然道:
“这条大河,其实有两个不同的名字,上为顺河,下为石河,何也?”
“依我拙见,单从字面而言,其实已然可见其端倪——上游为顺,可见从前的大河其实不仅水势凶猛,水流也必然十分充沛,方有这一个顺字为名,道出了这条大河上游的风貌。”
“下游为石,重点便在这里了——”
“上游之水不仅仅是裹沙滚石,更是理应大浪淘沙,到了这大河尽头,水势、水流再无去处,自然也就在此淤积、徘徊,即便是现在,我们粗粗望去,目及所处,怕是至少也有方圆百十里地之广也。”
“如此广大的一方沼泽之地,可见绝非一朝一夕所成,必是大河经年累月到此再无去处所致。”
“摄政王,范先生,这条大河,在下也是仅仅刚刚看了一眼,但在吃惊之余,却未将这条大河看做是我大军南下之阻碍,反倒是为这条大河所喜——”
“你们看,往东而去,不到千米之外,便已是大海无疆。摄政王,与其说这条大河是忽然从天而降的拦路虎,不如说是上苍送给我朝入主中原的大礼。我们完全可以效仿当年隋朝杨广,在此投入人力物力,将这方沼泽地挖开。”
“只要与大海相连,这条大河的价值就将不可估量啊,摄政王!”
多尔衮看了看大河尽头到处都是稀泥滩涂的沼泽,不觉看了一眼沉思不语的范文程,忽然皱眉道:
“那么多天大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却要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效仿什么杨广,难道也要在这里开挖一条运河,张公,这就是先生对这条大河的想法?”
是呀——
为自己这个神奇的想法,犹自激动不已的张存仁,依然满怀憧憬地指着大河尽头那沼泽、滩涂外的大海道:
“摄政王,先不要为开凿沼泽与滩涂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吓住,还请王爷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如果这条大河真的能够连通大海,这对我们将来控制整个北地、江南乃至整个中原,都是一条了不得的黄金水道!”
“还有意义更深远的,摄政王,未来我朝一旦问鼎中原成功,大海之外的南洋、琉球以及更多的海外番邦,也会因这条黄金水道而变得意义非凡,无论是予取予夺还是拒敌于门外,到时皆可由我掌握主动啊……”
多尔衮失望极了,忽然极其罕见地打断了张存仁的话头,摇头道:
“张公,你说得很好,也想的很远。但你也说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我们迫在眉睫的,是如何趁着大明皇帝已死,国将不国之际,尽快收降吴三桂,灭掉李自成,平定北地后挥师江南最终彻底拿下整个中原坐稳天下。”
张存仁有些愕然,两眼在多尔衮以及一直沉吟不语的范文程身上转了转道:
“在下说的,就是平定整个中原之事啊,摄政王。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既然上苍忽然给我们送来这么好一样大礼,我们为何弃而不用呢?”
多尔衮忍不住又皱了皱眉头,转头道:
“范公,我记得先帝在时,盛京曾发生过一次罕见水涝。当年好像就是你被先帝钦点,主持治理水涝整治的吧?”
范文程先是看了一眼张存仁,方才点头道:
“摄政王日理万机,竟然还记得这种算不得军机大事的民生事。不错,当年那场莫名水涝,表面上只是民生问题,但其实一点也不比一场战事来的差。”
“堵住洪水,然后疏浚都城,的确是当年就完成了。但真正将那场水涝彻底治理干净,为此花掉的银子有多少,投入的劳工人力有多少且不说,单是后续不断修修补补,我足足用了三年方才彻底脱身。”
说着,范文程抬手指着大河尽头那几乎一望无际的滩涂、沼泽,明显有些心有余悸道:
“张公,不瞒你说,你方才的奇思妙想,开始时的确也让我眼睛一亮,甚至也跟着你为之心动。”
“但是静心一想,很快就打消了念头。”
“别的不说,张公,你且放眼好生看看,从大河尽头到真正的大海处,中间相隔虽然不足千米,但粗粗望去怕也至少有一里多地。”
“但最可怕的,还是大河与大海之间的这一方滩涂和沼泽。根本不用丈量,这一片沼泽之地,少说也有十个盛京都城大小,如若真要开挖,算算得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和银子?”
“老实说,张公,在我们现在大兵压境,几乎倾尽全国之力决战中原之际,我们哪里还有任何多余的力量来做这件事情!”
身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