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千千看书网(77ks.xyz)

首页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 第167章 洪宪六君子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xyz/196475/

第167章 洪宪六君子(2/2)

题,他于是邀请了五位有名人物,是:孙毓筠、胡瑛、刘师培、严复、李燮和,加上杨度自己,总共六人,后来这六人被称为“洪宪六君子”。

一般说来,能获得几君子之称,应当是几个人干了什么好事。例如戊戌六君子。拉历史的倒车而被称作君子,很让人费解。或许是因为这些人个个是大家,都有辉煌人生。

孙毓筠(1869年—1924年),原名多琪,字竹如,号少侯,又号夬庵,安徽寿州人。

孙毓筠的祖先是山东济宁人,因逃荒移住安徽寿州城外二十里的大柳树镇。这个逃荒者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以贩布发家,就是孙毓筠一房。

小儿子读书,其后人孙家鼐中了状元,官做到大学士。说起来,按辈份孙毓筠是孙家鼐的侄孙。

孙毓筠受了桐城人吴樾行刺五大臣的感召,前往东京参加同盟会。同盟会派他到南京运动新军响应萍醴起义,不幸被捕。杨度曾竭力营救他,两江总督端方因为他是孙家鼐的侄孙,所以维护他,仅判五年徒刑。

辛亥革命时,孙毓筠获得自由,任江浙联军总部副秘书长,不久被举为安徽都督。后来到北京去,便与国民党断绝了关系。

二次革命后,孙一面倒向袁世凯,先后做过约法会议议长,参政,又组织过宪政研究会。

胡瑛(1884年—1933年),湖南桃源人。原名宗琬,别号经武,早年肄业于长沙经正学堂,曾与吴樾同谋行刺五大臣。是黄兴的弟子,兴中会,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组织者之一,因身份暴露而被捕。

辛亥起义后,他跨出了牢门,任武昌临时**外交部长,南京临时**山东都督。与宋教仁、覃振并称桃源三杰。毕业于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早稻田大学。

他和杨度是好朋友,于民国四年五月下旬到了北京。

这是个惯走极端的人,革命革到极端,反动也反动到极端。后来他最怕人家向他做六的手式:横一个六指是六君子之一,竖一个六指大拇指放在嘴唇是笑他的大烟瘾。

孙毓筠、胡瑛两人自二次革命失败后,同党中人或死或逃,他们认为国民党翻身的机会不多了,因此就另走门路。

这两人,如果当年革命被捕时,即绑赴刑场,慷慨就义,那么日后便是轰轰烈烈的革命烈士了。不幸清吏成全了他们,把他们从烈士祠一脚踢出来,他们自己却也糟蹋了自己,走了很大一段弯路。人的际遇真是难说。

刘师培(1884年—1919年11月20日),字申叔,号左盦,江苏仪征人。著有《攘论》、《中华民族志》等。曾和章炳麟创立光复会,是一位国学家。在国学方面著有:《国学发微》、《清末学术史》、《左庵文集五卷》、《谈左札记》、《论文杂记》、《中古文学史》等书。曾投在两江总督端方的门下,后到四川任国学院主讲。民国后章炳麟介绍他到北京大学担任文科教授。

杨度发表《君宪救国论》,他也发表《国情论》和《劝告旧同盟会诸同志》的公开信。被袁政.府聘为咨议。

他也上了一篇谢恩折:

“窃师培业耽七略,才谢三长,孝标洊历艰屯,子骏冀兴古学,自维梼昧,幸值休明,综邹鲁之七经,昔惭呫呫哗。诵唐虞之二典,今睹都俞,恭维大总统乾德诞敷,谦光下济,风宣衢室。化溢灵台,访辛尹之遗箴,聘申公以束帛,偕偕士子,伸风议而遂栖迟,驶驶征夫,咏谘诹而怀靡及。

“顾复不遗葑采,忝备荛询,班国士之外传,进汉臣于前席,俾闻国政,责以春秋致用之方,遂候禁官,置之朝夕论思之地,宠光曲被,陨越滋虞,惟有仰竭涓埃,冀图报称。中远猷于辰告,励亮节于寅恭。尔有嘉谋,庶备南官之专对,朝无阙事,愿窥东观之遗书。”


状态提示: 第167章 洪宪六君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