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知府大人召见(2)(1/2)
好半天,翁同章都没有开口说话,苏天成有些奇怪了,略微抬起头,看了看,想不到翁同章正在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见到苏天成抬起头来了,翁同章才开口说话。
“坤元,你如此的回答,老夫有些奇怪啊,志向不小,修身养xing乃是读书人的本分,正己才能正人,老夫也感觉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些不行了,不过绝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是秉承这个道理的,看来,你能够妥善处理佃户的事情,不是心血来chao啊。”
知府就是知府,绝非有些文章描写的,几句话就可以忽悠的,能够很快点出事情的本质,苏天成再次变得小心了,人家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第二个问题,你是怎么看待人情世故啊,譬如说,你是生员,总是需要有些交往的,老夫知道,你和刘仲基的关系是不错的。”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翁同章怎么尽是问这样的高难度的问题啊,大的不着边际了,回答起来的难度更大,稍微不小心,犯了忌讳,前功尽弃。
“恩师说的人情往来,学生以为是不能够忽略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带有个人喜好的,一味的结交与自身xing格相符的读书人,或者是用身份限制交往,都是不可取的。”
“好一个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错不错,老夫还是想着,你能够详细解释一下,你究竟是怎么想的,怎么看的。”
“恩师,学生的观点,上至富户士绅,下至贩夫走卒,都是要结交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绝对不能够依照个人的喜好去判断和结交关系,每个人的xing格不相同,若是能够在交往的过程中,吸取他人的优点,改进自身的不足,才是人情交往最为重要的目的。”
说出来这些话的时候,苏天成脸不变se心不跳,这明显是撒谎了,人情往来的主要目的,就是结交关系,人尽为我所用,或者是找到最好的靠山,可这些话,他是不能够直接说出来的,否则翁同章会怎么看。好在自己才十八岁,还没有真正的到社会上去磨砺,如果身为朝廷命官,说出来这样的一番话,肯定是贻笑大方。
翁同章脸上出现了奇怪的笑容。
苏天成知道,自己的心思,可能被看出来了,他低着头,不说话,看看翁同章接下来会怎么说。
“坤元,老夫已经说过了,探讨这些事情,听你前面所说,对人情世故是有着深刻认识的,老夫更是相信,你是按照这些认识去做的,去年腊月的时候,苏家突然增加了一百多下人,老夫已经知道,这些都是附近农家子弟,活不下去了,你能够想到办法安置,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翁同章说到这里,苏天成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了,看来下一个问题,更加的厉害,估计是牵涉到如何解决一些面临的问题了。
苏天成的估计没有错。
“平阳各地,连续两年,都遭遇了灾害,老夫身为知府,很是头疼啊,有心无力,向朝廷申报了多次,可朝廷也是有实际困难的,不知道坤元是不是能够帮着老夫出出主意,看看府衙该怎么应对这些饥民啊。”
苏天成的头上冒出了汗滴,这个问题,他就真的不好回答了。
这个翁同章也是,自己不过是生员,怎么可能参与到官府的事情里面,再说了,自己是按照几百年之后的认识,来处理很多事情的。
可不回答也是不行的,翁同章今ri的三个问题,重点就是在这个问题上面,前面就是说的像花儿一样,这个问题回答不好,也是白搭。
苏天成沉吟了好一会,没有马上开口,翁同章也没有催促。
“恩师,学生对府衙的事宜,不是很清楚,若是言语中,有狂妄的地方,请恩师不要责怪。”
“呵呵,老夫已经说过了,本就是探讨的,有什么话尽管说。”
“学生以为,平阳各地,这两年遭遇了灾荒,加之去年流寇的侵袭,更是雪上加霜,恩师体恤百姓,时时刻刻记挂心上,学生是感动不已的。。。”
“坤元,这些话,就不要说了。”
苏天成暗暗埋怨,着什么急啊,我本来就没有想到,你知府大人,会提出来这样的问题,再说了,大明存在的有些问题,本来就是体制上面的问题,好比是晚期癌症病人,无力回天了,我能够有什么好主意,说出来的东西,也是换汤不换药的。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不恭维一下你知府大人,还能够怎么说啊。
“去年,学生见到佃户生活困难,难以为继,故而予以了扶持,学生以为,竭泽而渔的事情,实际上是害人害己,若是佃户生活难以为继了,难免有一些过火的举措,学生扶持他们,实际上也是帮助自己的。”
“学生以为,如今的形势下,轻重缓急还是要清楚的,农户遭遇灾害,各方都应该要尽力帮助,尽自身的能力,仅仅依靠各级的官府,恐怕难以彻底解决问题。”
说完这些,苏天成不开口了。
翁同章的神se有些黯然,他也知道,山西各地都遭遇灾害了,农民生活困难,朝廷都没有太大的办法,更不要说苏天成能够有什么好主意了。
苏天成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府衙的压力,他也曾经想着,能够正面宣传和引导,可这样的做法,是不是真的能够有作用,抑或是反作用,都是不可能预料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