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雁门的急报(1/2)
初夏之中的并州逐渐稳定了下来,屯田的军民忙于耕种的灌溉,农田的看护。张燕等人的军队也被刘和并在一起每日操练,彼此逐步熟悉。
刚刚娶了三名匈奴女的刘和在城内寻了处府院住了下来,三女分别是兰氏的兰月儿,呼衍氏的呼衍清湖,以及须卜氏的须卜云朵。三人的身材都明显高于中原汉家女子,由于都是贵族之女,所以也不像一些其他贫苦牧民家中的女子,还需放牧干活,面色皮肤也相对较好。
其中兰月儿最高,几乎与刘和同高,而其他两个女子也不差,只不过比刘和矮两寸左右而已。兰月儿身高腿长,有些蜷曲的栗色长发习惯绑着两个大辫子。呼衍清湖的外貌几乎与汉家女子无异,打扮也比较接近汉人女子,只是明显的褐色眼眸区别于中原女子。而须卜云朵则因为其母乃是更北方的丁零族之女,故而有一头金色的长发,且蓝外显眼。
刘和最先与兰月儿同房,因为高挑的身材和纤长的双腿令刘和十分意动,匈奴的女子大多是活泼而奔放的,同床时喜欢将修长的双腿缠绕在刘和腰间,看起来平坦的腰腹上在仔细抚摸之下还有些微微的肌肉轮廓,全身洋溢着青春女子的活力和激情。
相比之下呼衍清湖已经年满十六,比兰月儿和须卜云朵都大一岁,同时可能由于是汉女所生,故而显得更文静和羞涩。喜欢卷曲在刘和的怀中,任由刘和把自己拥在怀中。而且因为小时候还学习过少许汉文书籍,便喜欢听刘和讲解些经籍典故。
树荫之下,刘和正认真的看着赵岐推荐的《潜夫论》,呼衍清湖依靠在刘和身旁,似乎在随着刘和安静的阅读,只是有的一些字和词法不太理解,又看刘和那么沉浸便不愿提问打扰。可是没一会儿,一头金发的须卜云朵风风火火的奔了过来,看到两人后,直接爬到刘和的背上,娇憨的询问道:“夫君你在教清湖姐姐识汉字么?我也要学。”
刘和扭头捏了捏须卜云朵的鼻子调侃道:“今晨起床不是脚崴了么?这不到半天的时辰就好了?还能这样蹦蹦跳跳的跑起来。”
须卜云朵毫不在意的挥了挥手道:“没事了,府中的老妪给我拿热水敷了许久,现在不太过于用力,感觉不到疼痛了。再说我自幼摔打惯了,这点小伤根本不算什么。”
刘和又关怀的询问了几句,见须卜云朵确实不像有大碍的样子,才放下心来。须卜云朵因为母亲是丁零族的关系,在部族之内并不太受人关照。尤其是匈奴这种胡人习性的家庭中,女人只是附属的财产一般毫无地位。
若是母姓出身贵族,或许待遇还会好些。三个少女之中只有呼衍清湖出身算是不错,自幼教养和生长的条件好些。兰月儿的祖母乃是西域人,作为匈奴人邦属交往,才嫁到匈奴之地。虽然身在贵族家中,但地位很一般。而须卜云朵的母亲完全是作为财产被须卜一族的族长赏赐给他父亲,犹如婢女一般,可想而知须卜云朵的身份地位。此番送匈奴人送女给刘和,也知道是给刘和当妾室,甚至觉得应该就是奴婢一般的侍女,所以虽然选的还是贵族之女,但也都是一些并非太过于嫡系身份的血脉。
原本这三个少女知道刘和身为大汉宗室公子的身份后,心里即向往又担心,生怕缺乏礼数而遭到刘和的嫌弃。于是刚开始几日都颇为小心翼翼,尽量按照族中长辈所讲述的一些汉人规矩来言行。后来随着彼此渐渐的熟悉,三个小女子发现刘和为人随和,并非迂腐礼教之人,对于他们也颇为亲切,便逐步的敞开了心扉。
在这北疆之地,由于有这三女的陪伴,也舒缓了刘和心中不要烦闷和压力。正当二女打闹时,兰月儿牵着一匹十分高壮的白色大马进入院中,神情十分得意的向刘和邀功道:“夫君,我从部族中把这匹最高大的马给你牵来了。”
刘和仔细看了看,只见此马比刘和高出一尺有余,臀肥腿健,脖颈粗壮,毛发纯白而柔顺,一看就是被人精心饲养过。紧接着刘和看到这躯干全身雪白的马,四蹄上面却是金黄色的毛发,便忍不住惊叹道:“爪黄飞电?”
“爪黄飞电?”兰月儿听到刘和所言,又扭头看了看马,颇为同意的点着头。
这时须卜云朵走到马的身边看了看,然后试探着摸了一下,说道:“我看啊,应该叫爪黄飞雪才对嘛,飞电是什么意思?”
兰月儿白了她一眼,解释道:“人家说飞电,意思就是奔跑的快。夫君说的对,这匹马跑起来非常快,就像乌云中的雷电一样。”
须卜云朵不服气的嘟了嘟嘴,反驳道:“跑的飞起来不就是跑的快么,干嘛还要说像雷电一样快啊,雷电那是声音大。而且雷电轰隆隆的,也没有雪花飞起那么好看、那么飘逸啊!夫君,我说的对不对。”
刘和不再理睬几个小女孩子之间的争执,抚摸着眼前这匹高大的骏马。这时府中仆役急匆匆跑来,说是府门外有携急报的兵吏前来。
看完军报的刘和立即吩咐人将戏志才、贾诩先叫过来。不久二人前来,刘和把战报给二人过目后,三人各自陷入沉思。
此时乃屯田刚刚平稳之际,刘和心中焦急与愤怒夹杂,一时间有些难以用言语表达,硬生生压着情绪向二人询问道:“如这斥候所言,鲜卑人正在集结大军。往年都是秋收之时,鲜卑人才会寇边来袭。而且自从檀石槐死后,鲜卑人已经好几年没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