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 教科书(1/2)
“人总是要吃饭的,无奈之举。不过让你吃惊的事还在后头呢!”郭海洋自豪地说道。
“是吗?详细说来听听。”高奇来了精神。
“75年,刚调到中原省的何书记在路过我们镇时发现,全省走了很多地方,惟有我们镇呈现生机勃勃,一派繁荣景象。
何书记不清楚原委,县里领导也不敢说明实情。何书记回到省wei后,便指示《中原日报》派记者跟随调查组来我们公社进行采访调查。
一开始,县里和公社的领导全都吓坏了,因为不知道新来领导的意图,当时差点就把所有工厂的设备给拆了当废品卖。
县里领导很快发现记者和调查组的态度很客观,并没有表现出一些极端的言论,这才没有下令对工厂采取强制拆毁的举措。
记者和调查组走后,大家都战战兢兢的等着上面的裁决,但很快《中原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以《在希望的田野上》为题,详尽地报导了我们镇社队企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这篇报道后来在全国的反响很大,很快便被老人家看到,亲自做了批示,人民日报立刻转载了这篇报道。
我们郭家镇这次是彻底出名了,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还有很多外国友人,当然比起大寨来还是差了很多,嘿嘿。”郭海洋不知道自己的脑子里为什么会突然跳出大寨这个全国驰名的村庄。
“你们镇和大寨是不同的,大寨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而郭家镇的发展史却是一本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教科书。”高奇很客观地说道。
“连长,还是你说话有水平!”郭海洋伸出了大拇指,完全赞同高奇这个评价。
“我还是要夸一句,你们郭家镇人的思想意识超前,观念新奇,行为大胆,厉害!”高奇情不自禁地拍了一下桌子赞道。
“嘿嘿,连长,这叫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海洋,说得对!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二人举起搪瓷缸子“咣当”碰到了一起。
郭海洋从小桌底下又拿出一瓶林河大曲,大有不眠不休的趋势,准备来个彻夜长谈。
两个人边喝边聊,谈得越发兴奋。
突然,高奇看着崔海洋若有所思的问道:“海洋,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还没有考虑好,以前吧,我父母都在村企业上班,家里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没有什么存款,但家里日子过得也算是比较滋润,现在他们俩个都辞职不干了,回来帮我媳妇卖肉丸,那我暂时也只有先帮着媳妇买肉丸了。”崔海洋老实地回答道。
“海洋,你难道想这样过一辈子?”
“不甘心也没有办法,高中毕业没有被推荐上大学,才去当了兵,在部队也只是混了个班长,四个兜都没有混上,听说现在高考的题越来越难了,已经没有心劲考了。”
“我建议你去考个电大,学一下企业管理,国家一样承认学历的。”
“连长,你说的是条路子,反正多学一些知识没有坏处。”
“电大三年,等我毕业你也毕业了,如果我到地方上工作,我就把你安排到我的身边。”
“连长,只要还能跟着你干,就是给你当个司机都行。”
“明天我陪你到县里的新华书店,去买些一些考电大的复习资料。”
“好,听连长的。”
许是酒喝的多了,两个人不知谁先转了话题,聊起了两个人最初都刻意回避的话题,因为那些话题太沉重,是他们两个人都不愿碰触的一些伤痛。
你一句我一句,两个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回忆着曾经出生入死的一帮战友,情到深处,两个铁血男儿不禁潸然泪下。
站在窗外的陶春琴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叹了一口气,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明天县一中开学,刘华觉得自己归校前,应当回母校看看自己的老师和那个对他曾经很关爱的张校长,其实他的心里还有一份更大的期盼。
他骑着父亲的自行车来到了学校门口,看到“源水县一中”的几个大字,心里颇有些激动。
“刘华!”一个人突然从后面跳到了他的身上,在背后抱住了他的脖子。
“秦大力!”刘华不用回头就知道是秦大力。
“我猜着你今天一定会来学校看老师,我早就在这等你了!”秦大力旁若无人地大笑着说道。
“一直想去你家看你,但这个春节实在是太忙,就给耽搁了。你看,我借了我爸的自行车,准备到学校看过老师后去你家看你的。”刘华拍了拍自行车座对秦大力说道。
“行,总算没有把同甘共苦的阶级兄弟忘掉。”
“滚你的!”
“怎么样,清华生,你现在过得还好吧?”秦大力笑嘻嘻的问道。
“还不错,学习没有上高中的时候压力大,轻松多了。”刘华笑着回答道。
“你怎么样?”刘华关心地问道。
“就那样呗,一个没出中原省的师范大学生,胡乱混个文凭,毕业分到哪个高中当个数学老师,这一辈子就这了。”秦大力大大咧咧地说道。
“你可以考研究生嘛”刘华说道。
“你可别,好歹把这四年大学上完,打死我也不想再上学了。”秦大力举双手投降道。
刘华笑了,秦大力一点都没变,聪明有余,耐心不足。
刘华推着自行车,俩个人并肩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