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深空之眼(1/1)
方涵的分析脉络清晰,古远天说要捋捋,只不过是一时无法接受方涵说出的结果。
自己应该早就察觉到这种违和感啊,难道是因为年纪大了,变得迟钝了么?古远天疑惑地想着。
不对!古远天立刻就否定了,这不是年龄的问题,自己的迟钝,应该还有其他原因。
是什么呢……
古远天扫视了一圈,除了方涵,其他人都是一脸后知后觉的模样。
“暂时能够确定的,貌似只有这两点了。”方涵说。
古远天点点头,脸上却还挂着疑惑的样子。
“我能比你们提前觉察到这个违和感,大概是因为我是搞生物医学的吧。”方涵耸耸肩,然后扭头看向了大屏幕上的轨道数据,“第一批金星石虫58天后就会到达地球了,总之,先做好监听吧,如果参宿四舰队再有信号发过来,我们也能知道这些虫子的下一步动作。”
闻言,所有人把视线都转到了大屏幕上。
“我们不应该太依靠这些数据。”古远天说,“所有的金星轨道探测器都失联了,这是传送回来的最后一份数据。现在这些虫子是什么速度、有没有改变航向,我们完全不知道。”
“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跟丢这些虫子了?”方涵问。
古远天点头,“现在只能从地球上追踪它们的踪迹了,不过,这有些难度。”
“什么叫有点难度?”方涵皱眉道,“用哈勃啊!几十上百亿光年外的星系都能看到,一两亿公里外应该不在话下吧?”
“这不是望远镜的问题。”古远天面露无奈。
“金星在最近这一段时间里,都会淹没在太阳的光辉中。”叶扬接过话,“看金星都很困难,就别说这些尺寸只有百来米的虫子了。”
方涵扶了扶眼镜,眼神中的焦虑又多了一层。
“这就麻烦了。”王久峰沉声道,“失去敌人的踪迹,这对我们不利。”
“但也不是完全追踪不到。”苏乐说,“古老师只是说有点难度。”
“哦?”王久峰双目放光,“还有什么办法?”妃比寻常:萌妃十三岁
nasa的一个小组提出了跟方涵一样的见解,即海豚的图片交流模式。方涵在听完他们的发言后,也记起了多年前研究海豚语言的那个生物研究所的名字——speakdolphin。
之后讨论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58天展开的。
其中包括——
esa的普通部门是否有必要知道极密部门的工作内容。
金星石虫抵达地球后,必有一战,应该在何时向民众公布这一真相。
联合政府在四年前就已经秘密成立,近期是否可以向民众公布。
esa与太空军之间的工作配合。
……
会议持续了九个多小时,最后讨论的一项内容,就是一直困扰王久峰的那个问题——如何用雷达追踪到尚在2亿公里外的石虫大军——
在射电天文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支,就是‘雷达天文方法’。具体的工作原理,与王久峰熟知的雷达类似,就是发射无线电波、接收回波,分析回波。
军事雷达,使用范围仅在地球上,而用于天文领域的‘雷达’,需要面对更远的距离,加上雷达的回波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四次方成反比,所以,天文雷达需要更大口径的天线与更大功率的发射机。
大口径的天线,是射电望远镜的重要、也是必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只要给射电望远镜装上‘发射机’,就可能追踪到来自金星的石虫了。
射电望远镜在全球都有分布,性能最好的,fa当之无愧,其次是已经翻修过的阿雷西博,但这两个大锅都是固定式的,追踪能力有限。
最后的讨论结果是,追踪石虫大军的任务,被托付给了【德国的埃菲尔斯伯格射电望远镜】、【美国西弗吉尼亚的绿岸射电望远镜】与【qtt】,其他射电望远镜阵列则继续监听参宿四舰队。
‘埃菲尔斯伯格’、‘绿岸’与‘qtt’,是全球最大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之三,前者的天线口径100米,中者尺寸为100x110米,后者口径110米。在qtt建成之前,‘绿岸’有深空之眼之称,十年前对奥陌陌的追踪观测,‘绿岸’之功不逊于fa。
一周后,当心宿二的光芒还吸引着全世界民众目光的时候,有三只‘深空之眼’默默地看向了金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