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何为忠义(1/2)
“黄权?”史越听此名,想起了此人。据说当时刘大头战败,大军败散,不少蜀将士兵都投降吴军。黄权正好也是其中之一。
“此前潘濬汝也是这么说的。”史越再提起前事。
李恢:“此二事不可混为一谈。黄权是不得已才降,非他所愿。如今吾国兵马至此,威逼吴国。乃是时机,再加上我书信一番,善言劝导。他必归来。”李恢自信满满,之前劝败,似乎有损颜面。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史越:“公去试试吧。”“张苞,汝起军先锋,往九江先行,李恢虽他同往。”
二人领命而去。
九江
那年战败投敌不止有黄权,还有数量不等的部将。其中有二将名杜路、刘宁,此二人也正好在此城。
“刘兄,听说了吗?步骘柴桑战败,退往海昏了。现在蜀军要攻占豫章,下一个目的地恐就是这里。”杜路与刘宁言。
刘宁忧心,“这如何是好,吾等降将,若是被抓,必死无疑。”
杜路诡笑:“诶,此虽是危机,也是时机。当年降吴,逼不得已。现在可是立功的好机会。我等可暗中联络……”杜路与其说其计。
刘宁:“这?能成吗?”
杜路:“主帅乃大将军潘凤,大将军仁德,自然可成。”
刘宁又想一策,“黄权也在,不如问他意见?让他主动……”
“先别。”杜路阻之,“吾等和他不熟,不明为人。若他不愿,反而揭发我俩,那时危也。”
刘宁:“说的是,说的是……”
正走着,二人皆入内来汇。
此时堂内黄权和各吴将臣皆在商议,如何退敌。
有吴将言:“来又如何,我领兵去,暗中伏击,打退他们!”
话出就被反驳:“步骘、丁奉将军都不得胜,汝去何用,依我看,据城为守,等候援军吧。”
“不行,此城难守,不需多日,面对蜀军大军,必破,待在此就是坐以待毙。依我看,还是弃城退往海昏。”手机端 一秒記住『→\etv.c\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黄权见众争论不休,声道:“众听我言,如今国受危机,失一城,敌就进一步。国危就深一分。一城一地,皆不可弃。”
众听之默然,突然有一人说:“黄权,汝本是益州将,现在蜀军来了,我们怎知你不是故意向着他们,等他们来攻破,再回国去。”
吴将臣听之,思略此细。
黄权:“吾受吴王之恩,在吴之地,必当尽命,不会降。”
……
众商议后,选择据守不战。刘宁、杜路二人离去,相谈。“这黄权说的是真是假?他真不回了?”刘宁疑惑。
杜路言:“我也不知,那时情势,那种话,可真可假。总之先下手为强,我们先联络蜀来军。”
张苞、李恢二人进兵往九江城来。
路上一细作冲出,献上书信,言明来意。
李恢:“递上来。”
李恢接过书信看之,不禁一喜,“吾就知,必有这般人。”v首发
张苞:“怎了?”
李恢:“先祝贺将军旗开得胜!吾国旧将刘宁、杜路此二人来书,重投回军,愿为内应助之。”
张苞听名有印象,“哦,我知二人,那年同我出战的。不过万一是假呢?”
“这可放心,到时让二人趁夜开城,以示真假。”李恢解释,“再言,我还要与书黄权,劝其归降。不差二人。”
张苞:“麻烦啊,不如我们直接攻城算了。”
“那不行,可亲取之,怎可损兵。吾军兵力不多,将军不可乱来。”李恢提醒道。
张苞听此想起临行前大将军郑重提醒,爱惜兵将,莫乱攻战之类的话。“先按李公言吧。”
李恢让细作带书回去给刘宁、杜路二人,并与书一封,让其它细作带给黄权。
九江城
黄权收到了书信,看之发现乃是蜀军来劝降,上所言:“将军叛离吾主,先帝并不怪之。知汝非本愿,乃是迫不得已。先帝在世曾言,是他对不住汝等。汝家属在国,依旧享将军职位之待。如今吾军攻至,还望将军重投故国。”
黄权看之,不由泣下。
而刘宁、杜路二人收到李恢回信,大喜。
“成也!我就知。”杜路道:“等至时日,吾等杀城守兵,偷开城门,那时攻破此地,可谓是带功而归。”
城外不远,蜀军下寨等候
“将军来书了!”李恢大喜,来报张苞。
张苞这些时日等得心烦,来来回回的,若给自己攻城,说不定早破了。“怎么?又说何?”
李恢言:“黄权将军来书,愿归降回。听候指挥。且杜路、刘宁二人已经约定了时间,开城迎入。”
“吾就等此!哪一日!”张苞大喜,终于决定好了。
李恢考虑到其他情况,沉声道:“将军,莫急。在等等,等时日到,吾回书往。”
“有完没完?”张苞不悦道。
……
待到约定之期,当夜
刘宁、杜路二人是今夜城守之将,就在今早他们新收到一封回书,书上言黄权也归降了。
“黄权果然也归降了,意料之中。”杜路淡言,毕竟这种事,之前就有先例。
刘宁:“不过,我们才是首功,今夜开城的是我们。”
杜路:“那是,吾二人之劳,可没必要分享。”
正说间,黄权走上城来。
“人来了。”杜路提醒。
黄权走过,轻声问之,“今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