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巧斗颜良(1/2)
兴汉王刘正进驻陈留行宫之后,镇帅典韦带领黑衣卫接管了陈留的防务,东方月和轩辕无双则全面控制了陈留行宫的里里外外。
郭嘉,杨修,贾诩和辛宪英组成了中原大战的参谋团,同时也是这场大战的最高指挥机构。
赵云负责北线官渡一带,主要的任务是派遣一支偏师突击官渡。太史慈负责攻占颖川,压缩乐进的活动空间,限制夏侯渊和神行军的腾挪余地。
陈到负责佯攻南阳,必要的时候可以化佯攻为实攻,趁机把兴汉军的触角深入荆州地区。前期的主要任务是牵制曹仁,不给司马懿搅乱战局的机会。
麒麟军主力离开酸枣大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拿下荥阳,切断曹魏大军各部之间的联系。刘立接到命令之后,连夜行军到了荥阳外围。他把中军大帐设在了荥阳外面的贾峪,典满前出庙子乡,赵统则驻军崔庙。
敌方曹魏大军的兵力布置,曹洪带领五千人马驻守荥阳城,替晋军看守粮草辎重。文丑带领八万晋军在高山安营扎寨,替颜良守住退路和侧翼。颜良则是带领两万大军进抵米河,与屯兵庙子乡的麒麟军副将典满隔河对峙。
晋将颜良的脾气不好,才驻军三天就有些受不了大战来临之前的压抑气氛了。官渡之战的规模十分庞大。兴汉军镇帅赵云已经到了温县,十二万主力完全展开,与虎牢关一带的曹魏大军对峙。
至于颜良和文丑的十万大军,并没有纳入曹魏的指挥体系,而是拥有单独作战的权利。这样就有效的牵制了进入荥阳一带的麒麟军。兴汉军镇帅太史慈把兵力布置在许昌周边,准备一举拿下中原粮仓之一的颖川郡。曹魏大将乐进把兵力收缩在阳城,随时准备退回中牟,与夏侯渊会合,然后构筑官渡之战的第三战场。
按照陈留指挥部的计划,官渡之战共分为五大战场:
第一战场是官渡,督帅黄叙挥师延津,与张方的五万大军对峙。
第二战场是汜水,赵云带领主力对峙曹魏大将许褚。至于魏王曹操,已经退回了洛阳城,曹冲成了亲卫都统领。
第三战场是中牟战场,由夏侯渊指挥,对手是曲阿小将的偏师。
第四战场是荥阳战场,由麒麟军对战颜良文丑的晋国援军。
第五战场是许昌战场,这是官渡之战的精髓,却是一块骨头最少的肥肉。
双方兵力交错配置,从沙盘上看,几乎可以看见兴汉军两面夹击魏军。魏军随时都有可能被斩成数段。
颜良带兵多年,对于这样的大战也算是得心应手。可是米河易攻难守,反倒是典满选择的庙子乡,却是一处绝佳的防守阵地。
庙子乡居高临下,对屯兵米河的颜良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作为一员老将,他的骄傲不允许年轻人骑在他的头上。可是晋军主力就在他身后的高山,米河的地形无法让十万大军展开,这就是让他觉得憋屈的地方。
典满面对颜良,虽然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他不敢掉以轻心。固守不出就成了唯一的指导核心。颜良的数次挑衅,都被他的陶罐弹砸了回去。
由于烧陶技术的进步,典满在庙子乡的主阵地上储备了百万陶罐弹,这可是防守方的神兵利器。颜良文丑的十万大军,也无法撼动两万人屯守的庙子乡。
颜良可是一员老将,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他见无法突破庙子乡,灵机一动就把攻击的目标转向了崔庙。崔庙一带适合大兵团作战,赵统善于进攻。颜良自认为可以击败赵统,以晋国枪盾兵的精锐对战新组建的麒麟军,晋军上下都有着心理上的优势。
太史亨倒是继承了太史慈攻守兼备的特点。到了崔庙之后立即布置各部的位置,将整个战场的防守核心都围绕着崔庙展开。进可攻,退可守的中庸之道,是他对官渡之战的理解。
兴汉军的箭头就是麒麟军,已经顶在了曹魏大军的心脏之上。魏王曹操把心腹之地交给颜良文丑,这可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颜良为了迷惑典满,让副将带着五千人留守米河,然后他带着一万五千人连夜行军,打算一举攻破崔庙。
崔庙是整个荥阳战场的核心,一旦落入颜良之手,麒麟军进攻的态势就会被打断,进而影响兴汉军的战略大局。
战斗打响是在黎明时分,太史享由于大战的来临,整个人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睡不着觉的他居然跑到外围的防线视察。
本来颜良可以悄无声息的接近崔庙,打赵统一个措手不及。他万万没有想到——本来万无一失的偷袭计划,却是一头撞在了枪口之上。
极度无聊的太史亨,居然莫名其妙的想起了一首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少年得志的他,竟然也学会了附庸风雅。以兴汉军的锻造技术,把箭射入石头之中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太史亨在众人的怂恿之下,居然真的开弓射箭。这一射可是歪打正着,也是颜良的失误,他没有想到黎明时分的麒麟军驻地,有将领不睡觉也就罢了,还能心血来潮的射上一箭。
颜良是欲哭无泪了,晋军的倒霉之处不在于太史亨射箭,而是那莫名其妙的箭,居然阴差阳错的射在了其中一个人屁股上。
本来有铁甲保护的屁股,普通的箭根本就没有办法射穿。可是太史亨作为名将之后,又是为了学别人附庸风雅。他竟然用上了一支破甲箭。
中箭的人正在专心致志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