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入律 第十七章 司徒五子(1/4)
大沁朝九郡万方,要说纨绔,好像无人比得了河间郡的世子殿下司徒青云,要说青年一代的能人,也就平山郡的宋世子可比司徒家的三子一女。
司徒布景膝下有异于常人的四子一女,个个都是大沁王朝中明珠一样的人物,老爹的赫赫战功,也掩盖不了他们万丈的光芒。
外表温文尔雅的长子司徒青云,常常是青衫高冠君子派头,作为司徒家族的第一继承人,并没有延续家族的尚武精神,倒是变得跋扈不堪,简直糟蹋了那一身衣裳。
坐拥九郡的大沁王朝,有三郡最为特别,司徒家世代镇守的河间郡,与地处偏远的平山、上艾两郡不同,从白竹城往西南而走,快马只需半月之期即可到达汝阳城。
一马平川的大地是茫茫的膏腴之地,每年小麦覆陇,吃着窝窝头的河间人,天生好战,由于离汝阳离得近,其间又无险可守,河间郡成了拱卫京师的边关大郡,为了战时能最大程度地调动物力,历来军政合一体,由河间王掌着。
开国时差点裂土封王的名将司徒散,并没有如以往之功臣一样饱受帝王猜忌,史书记载司徒散曾三次回绝了高祖的封王之旨,高祖只得作罢,允了司徒散镇守河间四关的请求。
大沁高祖杨兕自入主汝阳后,只出过一次皇城,在司徒散临终时去了河间郡,传下了君臣美谈。
过了八十多年之后,汝阳和白竹的百姓还经常念着数大沁之英雄者,司徒武忠当属第一。
征束水,战开阳,平厌次,九郡之地,司徒散打下了三郡,堪称当时之战神,功劳大到整个大沁都不知道该如何封禅才算妥当,司徒散一不要官,二不要爵,只要金银分给和他一起冲锋陷阵的袍泽,当时坐镇帷幕的谋士都在担忧,司徒散带着的兵士到底是感恩陛下的赏赐呢?还是感恩司徒散的赏赐啊?
司徒散镇守河间那么多年,始终没有过不臣之心,流言自然不攻自破。
与其他统领三军的将帅不同,司徒散每逢大战必身先士卒激励士气,那时候的大仗硬仗,乌骓马和凤喙镗就是大纛。
好些年没人说可以和大沁为敌,但最好不要和司徒家为敌的话语了,为保大沁王朝,司徒散四子皆战死,常年征战的司徒散在大沁安定之后一病十年,仍然带着病躯镇守河间,忠心日月可鉴!
而后的二十七年,河间郡在司徒鸾凤的铁骑之下,蛮子再也不敢在四关外的三十里之内牧马。
司徒鸾凤之子司徒云然继承了先祖之遗风,四十三年之中,四关如同铁桶。
靖宁四年,沁帝于汝阳城东北五十里处,修重鹤关征税入库。也就是那一年,镇守边关三十多年的河间郡大将军司徒云然入京面圣,好像什么也没能改变,重鹤关依然屹立,司徒家的忠心也不曾改变。
四月的白竹城十分燥热,司徒府里,近二十岁的司徒青云歪坐在软榻上,白色长衫裁剪得体,他左手抚摸着腰间的玉玦,右手抓着碟中的碎嘴往嘴里丢着,也没认真吃,以此手段打发着无聊的时间。
旁边也坐了个青年士子,府里人都知道,他是这两年独得世子青睐的书生李奉上,世子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送礼的”。
司徒青云随意道:“我爹去了边关快两个月了,也该回来了啊?”
“照往年惯例来说的话,大将军确实应该回来了,你的心思是他最好不要回来。”李奉上认真答道。
自知说错话的书生忙解释道:“我是说大将军四关军务繁忙,无暇抽身。”
对此,司徒青云毫不在意,起身往外走后问了问李奉上道:“送礼的,你去过边关吗?”
也不等李奉上回答,自顾自道:“我们去红苕关玩一趟,说不定还能杀几个高车的蛮子。”
司徒青云随意提了提腰带,没解下来的他马上就怒了,胡乱地扯了扯。
旁边侍奉的丫头忙上前来,被司徒青云一脚踢开,女孩如同荷叶上的水珠,手足四散地摔倒在地。唤作绿水的丫头也顾不得娇躯的疼痛,站起后又恭敬地上前来,本来就怒不可遏地司徒青云又是一巴掌,小丫头如同被马蹄跺了一下的青草一样,鬓钗散乱地倒在了地上。
在所有人面前温文尔雅的李奉上上来劝解道:“何必和一个下人发火,你倒是很吓人。”
司徒青云会意,露齿而笑,对他说道:送礼的,不错啊,敢笑话本世子了啊。”
李奉上也不答他的话,对着小丫头不耐烦地说道:“绿水,下去下去......这儿没你的事了。”
绿水丫头对他感激一笑,缓缓退去。
两人出了屋子,趴在了长亭的栏杆上,李奉上极目而望,对着拿着玉玦端望的司徒青云说道:“青云,脾气太大了,会吃大亏啊!”
司徒青云只对他说了一句:“本世子的名讳是你个白衣之身能叫的吗?”
接着又补充了一句,“下次要叫世子殿下,听到了没有,送礼的,不然拖出去分尸?”
牙齿咬着栏杆的李奉上只是苦笑着摇头。
“闷死了,城里有什么好玩的?”无聊的司徒青云问道。
李奉上道:“来了个了不得人物,号川龙先生。”
司徒青云好奇道:“我爹请来的?还是专门来找路子的?”
“回世子殿下的话,小的一个白身就不得而知了。”李奉上挤兑道。
好奇的司徒青云果断起身,对着李奉上说道:“送礼的,你知道我最看不得谁号啥啥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