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2/6)
几户人家,最近准备开发这里,所以把多余的人家迁出去了。窦部长叹息道:“其实吧,还是原生态的好啊。本以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只是在他想象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想不到这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神奇的地方。”
黄省长大笑道:“陶渊明肯定来过这里。不然的话他怎么写得出那么逼真的感受来?”
窦部长也笑,“有道理。”随即吟诵道:“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黄省长即刻也与他和声吟诵起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问津者。”
他们吟诵的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当两人吟诵完毕之后,他们顿时就齐声地“哈哈”大笑了起来。
虽然我们都有心旷神怡之感,而且也都在惊叹这里的鬼斧神工之妙,但是我们都知道,在这样的地方可以尽情感受并发泄内心那种畅快感受的也就只能是他们两位领导,所以,当他们两个人在那里吟诵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时候前面其他的人都只能当听众。
领导永远是主角,即使是在这样休闲的氛围里面也同样是如此。
不过他们刚才的吟诵却让我们对这地方增添了不少的梦幻感受,因为这里与陶渊明笔下的写意太相像了。
此地阡陌纵横、禾苗青翠,还处处散发着清新的潮湿、质朴的水田气息。更有鸟啼与蛙鸣相映成趣,正是“蛙鸣田欲静,鸟啼村自闲”。沿沟渠、穿田坎,我们顿时在这天然与师法自然的人工相结合的桃源深处,迷恋其间。
到了那处竹屋,一行人随即就坐了下来。一群干部模样的人早已经迎候了出来,估计是省政府的人早已经通知了当地安排接待。最快更新请到
这样的接待顿时就破坏了这里桃花源般的意境,顿时就让我感觉到我们依然处于尘世,依然生活在这个俗气、势利的现实世界。
这竹屋一看就是新建的,漂亮得不像农民的房子。不过坐在这里喝茶聊天倒是很不错。
经过介绍我才知道,这群迎候的人中有这个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县委书记胖胖的,看上去比黄省长还有官相,不过此刻他却笑得如奴才一般在迎候着我们。
“黄省长,窦部长,今天中午我们就在这里吃饭吧。我们已经安排好了。正好前几天下雨,从阴河里面跑出来了不少的鱼。”那位县委书记说。
黄省长看着他问道:“这里平日里可以接待客人吗?我们今天的人不少啊。”[
县委书记说:“今天是我们特地从外边带进来的厨师和用具,平日里这地方是不接待客人的,不过有单独的游客可以与住在这里面的人商量后留下来就餐。”
黄省长去问窦部长:“你看呢?窦部长。”
窦部长摇头道:“这里面如此漂亮,我们还是不要破坏了里面的风景吧。”
黄省长点头道:“我也是这样在想。那我们还是去外边吃饭吧。”
那位县委书记连忙点头道:“那行。我们马上去下边的镇上准备。”
我不禁叹息:这就是特权啊。拥有特权的人可以享受一切,当然也可以随便一句话就改变很多事情,好与坏全在拥有特权者的一念之间。
这时候那位县长说了一句:“省招办与我们联系过了,说窦部长想看一下刚刚挖出来的阴沉木。正好前几天我们一个村的农民在清理河道的时候发现了一棵阴沉木,现在还没有完全从河里挖出来。窦部长,您需不需要去看看?”
窦部长问道:“那地方距离这里多远?”
县长回答道:“和这里正好是另外的一个方向,您可以在吃了午餐后去那地方。从山下的小镇。主要是路不大好走。”
窦部长摇头道:“那算了吧。其实我以前见过那东西,没有加工的阴沉木与平常的树木差不多。是吧?”
那位县长笑道:“是的。”
窦部长来看了我一眼,“冯主任,谢谢你安排得这么周到,不过我觉得还是不要去看了,回到省城后你带我去一家阴沉木的工艺品店参观一下就可以了。”
我连声答应,随即去对县委书记和县长道谢。
以前,在我的眼里县委书记和现在可是大官,记得我第一次与我家乡的那位龙县长见面的时候还感到有些紧张,可是现在,当我看见这两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那样的感觉了。反而地,他们还在向我客气地笑,“冯主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实我发生这样的变化是一件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