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巴蜀(1/2)
在得知了对面的李世民军开始逐步后撤之后,薛举便知道是北线刘文静的军队溃退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李世民的手里。所以李世民才会为求稳妥的率军撤退,此举也变相的说明了李世民认同了这次西征的失败,开始准备收缩兵力养足元气之后再次进行西征。既然正面战场上的军队已经开始撤退了,那么在侧翼作为接应的一直没有露面的唐军扁绝对不会再对自己发起进攻了。于是薛举心怀大畅之下便是率领的军队在后面一路掩杀过来。也多亏的李世民手下的将士用命,留下来作为后军的殿后部队拼死相抗,才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勉强的拦住了薛举军队的追击。
对面的李世民军虽然已经开始撤退了,但是主力犹存。李世民现在只不过是担心自己寡不敌众,为求稳妥才选择的暂时后退。薛举也知道如果自己逼得急了的话,对面的唐军在李世民的率领之下与自己拼死一战的话。那么自己率领前来追杀唐军的这支轻军便是极有可能被唐军反过头来吃掉,于是便也是追杀出去几十里之后便鸣金收兵,回到了安定郡内。
薛举这边顺利地击退了唐军这一次的进攻,自然是十分的高兴。至于犒赏三军lùn_gōng行赏之事,自不用细讲。反观李世民这边因为北线刘文静军的战败,所以迫不得已让李世民收缩战线开始撤退。这个事情自然是瞒不过耳目众多的李渊的,李渊虽然也十分懊恼此次西征的失败,但是为了自己军队的战力保存和自己亲生儿子的生命安全考虑,还是批准了李世民撤回长安城的请求。
李世民这边在撤出的安定郡之后,在泾河的两岸不断的收拢残兵,又费了许多时日才算是与刘文静的军队成功地汇合在了一起。随着刘文静军以及李世民的军队殿后部队的损失清点出来之后,李世民的眩晕症便是越发的严重了。其实李世民放弃了暂时后退伺机反击薛举军的计划,转而是在昏迷之前下达了整支军队撤回长安城的命令。
接连几日早朝时候,群臣都觉得朝堂之中倍感压抑。李渊的脸色始终是阴沉着的,一些消息灵敏之人自然是知道李渊在因为何事而发怒。毕竟安定郡地处泾河的上游,如果薛居军真有心攻取长安城的话,那么只要在泾河顺流而下,只需要两日便可以将兵锋推到长安城的城郊。这个进军速度可以说比从自己境内的其他地方调集军队驰援长安城的速度还要快。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薛举军在安定郡驻扎无疑是在李渊的头上悬了一把随时可能会掉下来的利刃。而李世民军此次的西征首要目标选在了安定郡便也是为了解决掉这个后顾之忧的,但是很不幸李世民军战败了,现在正在溃退回来的路上。组织了如此声势浩大的西征部队,结果因为城外粮仓和刘文静的轻敌便付之东流了。姑且可以不论组织此事西征所付出的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单单是威望上的损失就让李渊有些承受不了。于是接连几日的早朝李渊便都是黑着脸听完群臣的奏报之后便是直接退朝了。
这一天,李渊正在自己的府邸中的花园中赏花,想要排解心中忧虑的时候。李元吉便是前来拜问自己的父亲,正逢此时李渊的心情稍微有所好转,于是便是命令旁边的下人前去门房将自己的小儿子唤到近前来说话。
李元吉来到李渊的面前躬身施礼,随后对李渊说道:“儿子我这几日听闻朝中的大臣在私下里议论说父亲您貌似心情不太好,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还是说父亲还在为前些日子城外粮仓被烧之事而发怒呢?”
李渊听完之后便是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哎。不是因为那些琐碎的小事,我这几日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你二哥率领的西征军队被薛举军击退了,安定郡掌握在薛举的手里始终让为父觉得如鲠在喉一般不吐不快,原本指望你二哥这次西征能将薛举的军队击退。至少也要把安定郡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将薛举的军队驱逐回平凉郡。但是那个刘文静!那个刘文静不听你二哥的命令,私自率军出营迎战薛举军,所以被薛举的人抄了后路。整个营地烧作了一座废墟,死伤的士兵更是不计其数。所的部队担忧寡不敌众,也只能被迫的开始向长安城方向撤退。在这个过程中又被薛举的军队在后面追杀出数十里,留下来殿后的军队死伤也超过了一半。你说从我们起事到现在,何时吃过这种暴亏?那个刘文静回来之后,我非要问他个满门抄斩不可。”
李元吉听了李渊的话之后,心中便是暗自笑道:这些事情自己与江先生事先都预料到了,甚至可以换种方式来说这些事情完全是在按照江先生所制定的那样来一步一步的都实现了。于是李元吉便是对李渊说道:“父亲,孩儿倒是觉得父亲和二哥所想的都有些偏激了。”
李渊听到这里之后,便是好奇的挑了挑眉,他现在心情也不是很好,对于目前的状况也是有些一筹莫展的意思,这个时候听到了李元吉的话之后,李渊便是双眼放光的示意李元吉继续说下去。
李元吉在得到了自己父亲的鼓励之后,便是鼓起勇气将自己心中所想尽数的说了出来:“父亲,我们现在据守关中之地。您不觉得我们与先朝古秦颇有相似之处吗?诚然我们现在兵精粮足,但是也仅仅是到此为止了,一旦我们决定扩大手下军队的规模的时候,那我们现在治下所产出的粮食便是不够用了。所以父亲,我们为何不效法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