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颖川群贤2(1/1)
许攸道:“刘璋此人吾亦知之,年方弱冠,却留恋花街柳巷、恶于诗书,文韬武略无一可取!此等小子,我等前去,且非屈才?”
一直沉默的毛玠道道:“子远之言有理,那刘璋虽为大汉室室,身份显贵无比,然大汉历四百载,传世至今,宗亲不可计数,细细数来,却无一为英雄人辈!长文言往河北本初公处乃浪费光阴,难道将大好时光浪费在一无知小子身上,便不是浪费光阴吗?”
郭图:“吾听说那刘璋三月前被前大将军何进任命为奉车都尉,掌天子乘舆,地位尊崇,可是他深受皇恩,却不思报效朝廷,竟然擅离职守,不知去向!一同消失的还有其长兄刘范、二兄刘涎。如今大汉处存亡之紧要关头,刘璋兄弟三人身为宗室竟然不思报效朝廷,避祸逃遁,其心可诛!我辈皆为忠义之辈,岂可屈身仕这等小人?”
荀彧:“恕彧不能认同三位之言!约两个月以前,彧曾与刘璋一会,这才相信一句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依彧看来,那刘璋虽年方弱冠,却是饱读诗书,见识卓绝,难得的是其心系百姓、胸怀天下。以他之言,早在大将军调董卓进京之时,他便预料到了结局,为此他不惜舍却个人名誉,离京回蜀,劝刘使君以益州精兵威慑董卓,教其不敢跋扈;如若董卓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便劝父直接举兵讨董!而事实证明他的猜测全部准确无误,以彧观之,天下间能有此等智谋者实属罕有!”
郭图道:“如文若所言,为何我等不曾听闻益州军有任何调动?如果刘璋确如文若所言,才干杰出、值得辅佐,为何他不劝其父出兵关中,威逼董卓,令其不敢恣意妄为!讨董檄文已经传遍天下,为何又不曾听闻益州军奉诏讨董?”
许攸道:“公则言之有理,以吾观来,那人定是奸诈之人,巧言令色匡骗文若呢!”
荀彧道:“董卓有西凉军二十余万,又得洛阳旧军十万、并州丁建阳所部数万,总兵力近四十万!西凉军、并州军长期处于与异族对峙、交战之中,战力强悍,洛阳旧军乃戌卫京城之用,器械精良、训练有素,亦是我大汉一支强军!反观益州军,不数不过三五万人,加之益州又有山川阻隔,黄巾之祸不曾侵袭,近年更是风调雨顺、出产颇丰,百姓逸于现状,士兵更少战火历练,如果冒然独自出击,无异以卵击石,妄自葬送我大汉将士的性命!如今讨董会盟在既,益州军不用独自抗横董卓,其必定会奉诏而来!公图所言不曾听到消息,以彧思来,定是因为益州远隔千山万水,道路难行,信息往来不便,故而消息不曾传来!”
郭嘉对荀彧这个好友很是信任和佩服,听了他的话,道:“文若如此看重刘璋,不惜为他做说客,莫非文若已经投效于他?”
荀彧坦然道:“当日刘公子前来寒舍时,确有招纳之心,但当时在下对他了解不多,不愿轻易投他,故而与他相约,如果他能劝得刘使君出兵关中或者率军会盟诸侯结盟讨董,彧便投他,为其军前效力!”
郭嘉笑道:“原来文若不愿离开,是因与他有约。如果他真的劝其父出兵,文若真要投入那乳臭未干的小子手下?”
荀彧道:“非也,当日刘公子曾在寒舍逗留数日,彧时常与之促膝长谈,对其才能、品德皆十分的佩服,当时便决定投入其麾下,尽展所长、为大汉复兴尽一份绵力!只是彧与其有言在先,不好食言而肥,这才没有认主!但是彧相信他一定会前来会盟诸侯,共讨董逆,到时彧再名正言顺的投入其麾下!”
荀彧族兄荀谌忽然道:“这些日子文若说动家族收集粮草,难道便是为他准备?”
荀彧道:“正如兄长所言!益州距此万里,道路险峻难行,粮草运输十分的困难,刘公子便让弟为其收购粮草以为讨董所用!”
郭嘉点了点头,道:“他竟敢让文若为其收购粮草,看来他对讨董之事信心十足啊!如此一来,嘉对其不免有了些兴趣,便留在此处等侯他,但是嘉要言明,如若会盟讨董之时他尚未前来,嘉再行别处!希望文若勿怪!”
荀彧双手相贴行了一礼,道:“不敢!彧确信,奉孝不会白等!”
……
辩论持续了三日,最终荀彧说动郭嘉、戏志才、陈群、毛玠等人暂时留下;许攸和郭图执意去了河北袁绍处;荀谌认为冀州乃大汉首富之地,可谓人财兴旺,刺史刘馥礼贤下士,乃是名君,于是渡过黄河投刘馥去了。
然而当刘璋领着荀攸等人到了荀彧府上,出迎的除了荀彧、郭嘉、戏志才、陈群、毛玠外,另有逢纪、李严、娄圭、梁习四人。
当荀彧一一为刘璋介绍后,刘璋的心情用高兴已经不足以表达了……
刘璋激动的和众人一一施礼后,极尽礼贤下士之风,随即摆开宴席,开怀畅饮。他明白这些人能出现在荀彧府中,便说明他们经过荀彧的劝说后对自己产生了兴趣,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将这些人全部留下来,因为失去这里面任何一个人,对他而言都将是莫大的损失,这里面每一个人都可能在以后统一天下的战斗中给己方造成巨大的损失!
郭嘉,字奉孝,老罗在《三国演义》中对他的才能十分的肯定,短短数十字便可观其才,“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