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祥龙双雄 第三章 金丝雀(2/2)
十五年,唐玄宗幸蜀途经此山时,侍臣中有人留下了“细雨霏微七曲旋,郎当有声哀玉环”的诗句,从此“七曲”之名便名扬天下,更是被道教誉为“天下第九座名山”。七曲山位于剑门蜀道之南端,金牛古蜀道纵贯南北,整个旅游区沿山脊成带状分布,交通便利快捷,是一不可多得的地势阵法之地。想当年诸葛孔明在奉节城池的东南方,从卧龙山方向,朝长江的江心伸出一道宽二百余丈,长达五十余丈的狭长碛坝,兼有一条支流穿坝而过,这就形成了一道阻拦东进之军的天然屏障,这就是传说诸葛亮当年摆下水八阵的地方。所谓八阵,为“天、地、风、云、龙、虎、鸟、蛇”为名称的战斗队列,大阵包小阵,便演变出八八六十四阵,彼此又合为一个大方阵。演来演去,阵法无穷,加上阵后另设骑兵二十四阵,游变往返,机动灵活的配合大方阵作战。千百年来,八阵图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相传诸葛亮所设八阵图有四处:陕西勉县境内、四川新都境内、奉节城东江边的水八阵、白帝城东北草堂附近的旱八阵(草堂八阵)。而这之中最闻名的是奉节的水八阵。《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合写道: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纵马靠近了鱼腹浦,“看见前面临山傍江,一股煞气,冲天而起”,几番差人前去探视,皆“回报并无军屯在此”。陆逊便引数十骑亲往察看,不想钻进了诸葛亮摆下的“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的八阵图。他一进去,阵门突然关住了,“方欲出阵,忽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怪石差峨,槎桠似箭;横沙泥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陆逊大惊曰:“吾中诸葛亮之计......”奉节人民因仰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每年正月七日倾城出游八阵图,谓之“踏碛”。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吸收了井田法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谨慎堂《诸葛氏宗谱》就载有“八阵功高妙用藏与名成八阵图”的诗词赞歌。天覆阵赞: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
这七曲山,利用地势地形可以摆上七星北斗阵,暗合奇门八卦。按北斗星座的方位入七曲山,虎贲、洪山、霍山、大雀等四营,一分为二分为红、蓝二旗。此为八星,撇出大雀营的蓝旗作为隐辅之星。七星入七曲山盘营扎寨,依次虎贲营的红蓝二旗分别为天枢、天璇,洪山营的红蓝二旗分别天玑、天权,组成斗魁之形;霍山营的红蓝二旗分别为玉衡、开阳,大雀营的红旗当瑶光,三营组成斗柄。北斗七星中以天权光度最暗,却是居魁柄相接之处,最是冲要,因此由七星中战力最强的虎贲营红旗承当,斗柄中玉衡为主,由战力次强虎贲营蓝旗承当。天罡北斗阵在敌人来攻时,正面首当其冲者不用出力招架,却由身旁三营皆可侧击,反若是陷入天罡北斗阵,除非将七营中打倒一队,否则决然无法逃出。阵中七营以静制动,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腰则首尾皆应,牢牢将敌人困于阵中,但是若深谙此阵奥妙,抢占北极星位,便能以主驱奴,制得北斗阵缚手缚脚,不得自由施展。后来,这一阵法成为秉忠他们御敌的法宝,可单由七营布阵,也可分化为七七四十九旗布阵,每七人一组,布成十四个天罡北斗阵,和每七个北斗阵又布成一个大北斗阵一正一奇,相生相克,互为犄角,更是威力无穷。这仅仅只是战力而言,另外,大雀营的蓝旗则化整为零,将每一星的周围配备烟火二队交叉和燧石与铁蒺藜的二种兜蓬暗器队伍来进行干扰那些进攻和陷入的队伍,以乱视听。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