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1/2)
虽然周勃的日子过的比较艰难,但刘恒仍不准备放过他。人是要倒霉,喝凉水也能塞牙。
刘恒掌控军国大权后,他准备拿周勃开刀了。要说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任谁当老大,都不会愿意让一个实力雄厚且桀骜不驯的家伙待在身边。
虽然刘恒心里很急,但做出来的事情却很稳。
周勃,四朝老臣,军队里威信极高,门生故吏遍天下。对付这种人,绝不能爆火炒,急则生变;最好的办法是慢火炖,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置其于死地。刘恒很熟悉这一套,不得不承认,他真是天生搞政治的料。
刘恒终于动手了。
一次早朝,刘恒突然把周勃叫出列,问道:“朝廷一年判决多少案件?”
这种斗心机、耍嘴皮的本事,周勃本就不在行,更兼他的脑子一时没转过弯,愣了半天,无奈地答了一句:“臣不知。”
可刘恒没准备放过他,接着又问:“朝廷一年钱谷收支多少?”
周勃彻底傻了。他一个大老粗,虽然在丞相位置上混了一个月,可从早到晚吃吃喝喝没干一件正经事,哪曾想关心过这些问题?此时的他汗流浃背、又羞又愧,老老实实地答了一句:“臣不知。”
周勃如同斗败的公鸡,杵在当场站也不是,跪也不是。
一丝冷笑在刘恒嘴角一晃而过,然后扭头把陈平叫了出来。
陈平脑子转圈快,且是说话的高手,这方面的能力要比周勃强过百倍。陈平亮声答道:“各有主管之人。”
刘恒紧盯着他:“谁人主管?”
&判决案件,可责成廷尉;问钱谷出入,可责成治粟内史。”
待他说完,刘恒冷冷地问道:“既然各有主管,你丞相主管何事?”
这个问题要是提给周勃,那他就彻底废了。而陈平却很有一套,“臣惶恐的很。陛下不知我能力低下,任我为丞相。丞相者,上辅佐天子,下抚育万物,外镇抚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各级官员胜任者也。”
人比人得的死,货比货得扔。同样的问题,周勃被弄成了个傻子,俨然是一个笑料;而陈平却对答的恰如其分,表现的游刃有余。孰优孰劣,就不言而喻了。
可以说,此时的周勃钻地缝的心都有。
下朝后,周勃拉住陈平,责备道:“你平素也不教我此言。”
陈平咧嘴一笑,“君身居相位,不知其职?若皇帝问都城有多少盗贼,难道也要勉强答之?”
归家后,周勃愈想愈气,拍桌子摔板凳,发了半天火。老子明明是打仗的料,偏让干这种耍嘴皮的活,这不赶鸭子上架嘛。
就在他大动肝火之时,舍人在他面前说了这么一句话,“君久居高位,尊宠于一身,恐祸患将及矣。”
周勃愣在了当场。刘恒莫名其妙的问话,似乎……
冷汗暮然而起,他不敢再往下想了。
没有了怒火,替代的却是恐惧。
随即,周勃上书请言,以年老为由辞相位归封地。
奏章送进宫里后,刘恒没有表示挽留,毫不犹豫在奏章上签了个“准>
当了二十年太尉,却只当了一个月丞相,周勃算是彻底栽到了刘恒的手上。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个自己亲手扶起来的人,竟然如此绝情。
然而他不明白,绝情有些时候反而是机会。就周勃的性格,离开也许是一件好事。
看过央视《汉武大帝》那部电视剧的人可能会对我上边描述的这段场景有些熟悉。在那部电视剧中,周勃的扮演者是周亚夫,陈平的扮演者是窦婴。
之所以说周亚夫和窦婴是剧情的扮演者,是因为这件事上根本就没发生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敬请相信,周亚夫就算再不济,也不会对老爹当年的难堪一无所闻。只能说,那部电视剧篡改,或者借用了这段史料,让本来发生在老爹身上的事情,安排到了儿子身上。
周勃离开后,陈平成了唯一的丞相。
也许有人会纳闷,陈平和周勃都是实力派人物,在群臣中的影响力都很大,为何周勃被赶出了朝堂,而陈平却被留了下来?
事实上,任何事情发生都是有它的道理的。陈平能安安稳稳地待在相位上,有很多因素在里边。
首先,陈平很有眼色。刘恒称帝后,陈平降低身段,主动示好,没干一件过火的事情。并且还对主动将身份落了半格,把丞相的位置让给了周勃,自己屈居副职。应该说,刘恒对他是颇有好感的。
其二,陈平很会来事。刘恒进京后,陈平不仅在刘恒跟前讨好,更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下了不少功夫,那个人就是薄姬,刘恒的老娘。刘恒是个孝顺儿子,只要老娘高兴,他就高兴。陈平的表现,让刘恒很是满意。
其三,陈平远离军权。这些年来他一直待在丞相的位置上,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分寸把握的很好。更重要的是,他在军队里边的影响力很小,说白了,单靠他的实力,组织百八十人的游行队伍可能还可以,叫让他领兵造反,似乎是在难为他。刘恒虽然对他有戒心,但远没周勃那么严重。
其四,陈平救过刘恒的命。当初吕雉让刘恒搬家,陈平及时站出来打圆场,最终让刘恒安安稳稳地过了这么年。仅凭这一点,刘恒就不会太难为他。
由此可见,圆滑还真是一种本事。
不管怎么说,周勃被赶走了,陈平却被留了下来,相似的功绩不同的命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